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国人最该管好餐后血糖

专家小传 肖新华,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医学科学院糖尿病研究中心秘书长,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委员兼糖尿病与肥胖学组副组长

糖尿病是一个席卷全球的代谢性疾病。目前我国已经有1亿糖尿病患者,成了不折不扣的“糖尿病大国”,患者中绝大多数是2型糖尿病。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在不同种族之间是有差异的,对中国患者来说,β细胞功能减退是发病的决定性因素,临床主要表现之一就是餐后血糖升高。所以说,和餐后血糖“作斗争”是中国糖友的一项重要任务。

根据多年研究,人们发现,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分泌功能减退是2型糖尿病的两大重要发病机制。胰岛素抵抗,通俗地讲就是身体对胰岛素不敏感,或者说胰岛素的工作效率不高,需要更多的胰岛素来维持血糖的正常;β细胞分泌功能减退,就是负责制造胰岛素的细胞“产能下降”,导致胰岛素减少,血糖升高。有胰岛素抵抗,胰岛β细胞会代偿性多分泌胰岛素来维持血糖正常。所以,只要胰岛β细胞功能足够正常,即使有胰岛素抵抗也不会出现糖尿病。但如果β细胞分泌功能减退,就容易出现高血糖。从这个角度看,在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中,β细胞功能减低是主导性因素。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有三大阶段———糖耐量正常、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阶段。大量资料显示,从糖尿病前期(糖耐量减低)发展到糖尿病,亚洲人比欧美人的转化率要高,即进展更快。这是为什么呢?进一步研究发现,包括中国人在内的东亚人的胰岛β细胞功能,特别是早相胰岛素分泌功能显著低于白种人和黑人,这或许是其中原因之一。

人进食以后,血糖升高,这时胰岛β细胞会迅速分泌出大量胰岛素来对抗升高的血糖。这第一拨分泌出来的胰岛素叫“早相胰岛素”,它就像一队排头兵,用来压制住餐后马上升高的血糖。如果这部分兵力太弱,即早相胰岛素分泌不足,餐后血糖就会失去控制,迅速飙升,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国糖尿病患者以餐后血糖升高为特点的原因。在我国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单纯餐后血糖升高者占将近50%。很多人平时体检仅查空腹血糖,就会使得大量的单纯餐后血糖升高的糖尿病患者漏诊。另外,一些糖尿病患者常忽视餐后血糖的监测,仅仅测一下空腹血糖,这是不对的,须知空腹血糖不能代替或反映餐后血糖。

餐后血糖过高导致血糖剧烈波动,危害是极大的。2014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DF)颁布的新版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管理指南指出,餐后高血糖与心脑大血管病变、视网膜病变、癌症、老年认知功能损害、颈动脉内膜增厚等多种疾病独立相关。因此,控制餐后血糖、促进和改善早相胰岛素的分泌是我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重要治疗策略。

首先,在人群中要普及餐后血糖的概念,在糖尿病高危人群中要筛查糖耐量试验,争取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如果发现餐后血糖升高并诊断为2型糖尿病,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着手控制餐后血糖:1.饮食上增加低升糖指数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粗粮;2.在药物的选择上,可以选用或加用α糖苷酶抑制剂、非磺脲类促泌剂格列奈类药物、短效或速效胰岛素等,以降低餐后血糖,预防并发症的出现,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教授 肖新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