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上海人健康领跑全国

受访专家: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 傅 华

上海交通大学健康管理与服务创新研究院院长 鲍 勇

本报记者 任琳贤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近日公布,2019年上海市户籍人口平均期望寿命达83.66岁,婴儿死亡率3.06‰,孕产妇死亡率为3.51/10万。这三大健康指标已连续十多年领跑全国,并达到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领先水平。上海如何成为全国健康的领头羊?

提前20年实现2020目标

人均预期寿命、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被认为是国际通用的评价一个国家和地区居民健康水平的综合指标。而历年的《国家卫生统计公报》显示,自1981年以来,上海人均期望寿命一直稳居全国首位,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也总是处于最低水平。

2017年,我国《“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提出,到2020年人均预期寿命应大于77.3岁,孕产妇死亡率应小于18/10万,婴儿死亡率应小于7.5‰。早在1999年,上海人均期望寿命已达78.44岁,超过了全国“十三五”的目标;2001年,上海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9.66岁,超过《“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下文简称“健康中国2030”)提出的2030年达到79岁的目标。如今,上海人均期望寿命已非常接近世界“长寿冠军”的日本(84.28岁),超过紧随其后的瑞士、西班牙、法国等国家的数字。

此外,2019年上海市民总体健康素养水平也领先全国,达到32.31%,提前实现了“健康中国2030”不低于30%的目标;吸烟率为19.9%,已达到20%以下的目标。世界卫生组织曾公开赞誉“上海是健康城市工作的样板”。

做精细,才健康

生活习惯对个人健康的影响不容忽视。早年,老上海人一直有着相对健康的饮食传统。比如,他们懂得节制饮食,每盘菜都很精致,“劝酒劝吃”现象很少;因地处沿海,普遍爱吃鱼虾;绿叶菜在饮食中地位重要,甚至有“一天不吃青,两眼冒金星”的说法。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傅华认为,在各地居民习惯越来越融合的现在,城市整体健康水平更与其经济发展水平、政府用于公共健康方面的财政投入,以及社会和政治稳定水平等密切相关。所以,除了上海,北京、天津、浙江等地区的居民健康水平也都比较高。单就上海而言,三大健康指标的改善,直接受益于上海比较完善的妇幼保健和院前急救系统,以及意外伤害的减少。

上海交通大学健康管理与服务创新研究院院长鲍勇教授表示,关键还是“精细”成就了上海人。

健康目标和行动精细化。上海近代以来一直是中国最繁华的通商口岸之一。作为各项事业最基本的发展需要,“健康”受到市政府的格外重视,医疗改革、健康行动均走在全国前列。例如,上海在全国首次提出医疗费用“总量控制、结构调整”,破除“以药养医”;率先推动建设医联体,并启动家庭医生制度试点;率先开展控烟等。上海还是第一个推出省级健康行动方案的城市。“把所有目标做细、行动做实,自加压力,这是上海打造健康城市的最好经验。”鲍勇说,在“国家健康素养66条”基础上,上海发布了《上海公民健康素养核心信息72条》,特别针对高温天气要防中暑、雾霾天气要戴口罩、城市中预防高空跌落等进行宣教。在落实健康行动方面,上海也做出了有效尝试,比如,自2007年以来,每年为市民发放健康礼包,包括与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等相关的健康读本和实物工具(控盐勺等),以此来“渗透式”鼓励居民健康生活。

急救网“织得密”。上海长期致力于设立妇幼生命救治网及院前急救体系,目前已构筑了“7+6”救治网络(7家危重孕产妇会诊抢救中心、6家危重新生儿会诊抢救中心),与全市16个区划片对接。这一举措使全市危重孕产妇、危重新生儿抢救成功率分别达到99.2%和90.3%。上海还建成了国内规模最大的院前急救体系,拥有救护车980辆,平均每3万人口1辆救护车;拥有急救分站175个,平均服务半径缩短为3.5公里;2019年,上海急救平均反应时间缩短至12.4分钟。由此,上海院前急救实现了“全国服务量最大、服务半径最短、反应时间最快”的目标,大大降低了各类外伤、突发疾病的死亡率。

“四级网络”层层抓。无论行政管理还是医疗服务,上海都落实到“医院-社区-家庭-个人”的四级网络。除市卫健委、区卫健委的行政管理,各街道楼组都设置了健康宣传员,确保健康政策、宣传能步步落实。在医疗服务上,积极推进分级诊疗服务,健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到三级医院的网络布局,可基本保证市民家庭“15分钟内到达最近医疗点”。通过打造“上海健康网”,几乎所有上海市民都建立了电子健康档案。“个人健康体检、用药情况、医疗转诊会诊服务等都记录在案,基本实现了从出生到临终关怀的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化管理。”鲍勇说。

医、防、护、康,一个不能少

“作为一个拥有数千万人口的超大型城市,上海在打造健康城市方面也面临不少难题。”傅华说,人均期望寿命长,并不意味着健康寿命长。如何提高健康预期寿命是上海的进步空间,同时也是难题。一方面,寿命延长会导致老龄化问题凸显,慢病管理、护理康复等成本增加;另一方面,现代化城市的发展让人们享受到更优越的生活,却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例如熬夜、身体活动减少、压力增大、不健康饮食增多等,都会使慢性病的发病时间大大提前,并增加精神疾病风险等。因此,上海在制定2030年健康行动方案时,对健康预期寿命、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常见恶性肿瘤诊断的早期比例等做了细化要求。

总结上海在居民健康方面领跑全国的经验,鲍勇表示,有三方面值得全国借鉴。

软硬兼施,促进健康。国家的15项健康行动方案是总纲领,各地区实际情况差异很大,应据实落实。在推进健康行动时,既需要法律约束,也需要人为激励。例如,在禁烟等领域,要结合法律法规来推进;在健康素养的提升方面,着重采取鼓励措施,举办健康知识竞赛、给优胜者奖励等,都是可以考虑的方法。

“医、防、护、康”的生命全周期保障。优化医疗服务网络、提升全民健康素养、增加护理人员配备、促进康复体系建设,这是保障居民健康的必备要素,也是给其他地区“查漏补缺”的一个思路。

人人健康,人人参与。一个城市的健康离不开正确的政策引导,也离不开人人参与,因为居民个人永远是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戒酒等,“从我做起”至关重要。上海社区内,包括医生、护士、患者等志愿者都被动员起来,参与到了健康宣传和监督活动中。比如,有些社区设立了健康宣传楼组组长,定期组织社区或区域内的防病小组活动,真正做到全民参与健康防治。截至2018年底,全上海累计有居民健康自我管理小组2.8万余个,55万人参与活动。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上海的外来人口占比已接近四成,但老上海人的一些好习惯也不应当丢掉,例如爱吃海鲜、口味清淡、重视小病、热爱享受生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