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夜间喘憋,警惕心衰

生活中,有些人常会在夜间睡眠时突然出现气短憋醒,同时伴有不能平卧、乏力、咳嗽咯血、心慌等不适,需要坐起来才能稍微缓解,不了解情况的家属可能会误认为是咳嗽不畅,痰阻气道引起的,给病人一些止咳化痰药以期缓解症状。事实上这种情况可能是心脏出了问题,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让专科医师诊断治疗,自行化痰会很危险。

急性左心衰引起的喘憋,临床表现与哮喘非常相似,而且都容易在夜间发生,鉴别起来主要依靠病史,哮喘病人一般有哮喘或者过敏性鼻炎病史,近期有感冒或过敏因素等,心衰病人一般有心脏病史。但老年人很可能两种疾病并存,很难判断,这种情况应紧急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大家可能会觉得奇怪,分明是呼吸困难、咳嗽,怎么跟心脏有关系呢?这与心肺系统的生理结构有关:静脉血从体循环回来后,流经肺动脉,血液在肺内交换,排出二氧化碳,吸进新鲜氧气,将富含氧的血液经肺静脉汇入左心房,再从左心房进入左心室,称肺循环。当左心衰竭的时候,功能减退,本来应从肺静脉进入心房的血液受阻,所以出现肺循环的瘀血,进而出现喘憋、咳嗽等呼吸系统的症状。

夜间平卧时憋喘加重的原因比较复杂,简单地说,与平卧时血液重新分配使肺血量增加有关。此外,夜间迷走神经张力增加,小支气管收缩,肺活量减少等也会引起。

出现夜间喘憋的朋友,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即使被确诊为左心衰,也不要过度忧虑,按照医生的诊疗方案规范治疗就行。当然,必不可少的是要配合改善生活方式。

首先是饮食方面,应少量多餐进食容易消化、清淡的低盐食物。老年心衰患者多有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这与肝、胃肠道瘀血有关,故他们进食量少,营养摄入不足,所以更要注意营养,保证足量的蛋白质和钾的摄入,盐的摄入量控制在2~3克/天。心衰患者虽有明显的口渴感,但仍应控制水的摄入量,约1.5~2.0升/天。

运动方面,心衰患者多有疲劳乏力的表现,故不愿意活动。但长时间不动,反而会引起血栓栓塞疾病、关节肌肉僵硬萎缩以及排尿困难等合并症,容易出现心脏神经官能症,更不利于康复。研究表明,心衰患者能从适当的运动中获益。

所以,心衰稳定、心功能较好的患者可在家人的陪伴下适当散步;重度心衰患者,则可练习在床边坐立,待病情改善后可每日两次5分钟步行。▲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安贞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 刘梅颜)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生命时报”的所有作品,均为《生命时报》合法拥有 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任何报刊、网站等媒体或个人未经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