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聚焦|限制中药处方权:从政策到执行还有多远?

自2014年起,中医药发展已被列入国家发展战略。2016年,国务院颁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对中医药十五年的发展做出战略部署。2017年1月《中医药法》正式实施。近期,新限令的发布,让业内人士纷纷担忧该政策的下放对于中医药产业的整体影响。政策如何落到执行?地方部门要如何配合政策合理落地?中医药产业未来的发展走向又如何?

在中药发展的政策红利支持下,我国中医药产业进入发展快车道。2017年我国中药工业总产值已经接近9000亿元,比之1996年的200亿上涨了45倍之多。在行业高速发展的同时,也生出一些乱象,部分注射剂的使用,存在不合理甚至滥用的情况。

去年12月,国家卫健委向全国发起征集令,集结各省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的建议制订全国辅助用药目录。时隔半年之久的2019年7月1日,卫健委发布的《第一批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终于姗姗来迟,令人惊讶的有三点:

第一,卫健委避开此前一直沿用但概念模糊的“辅助用药”之名,改为了“合理用药”;说明国家对“辅助用药”不再是一刀切的“围剿”,而更强调其用药的合理性。

第二,目录中并没有收录任何中药产品,此前呼声最高的几类中药注射剂也未上榜;虽不排除第二、第三批名录中收录中成药的可能,至少目前为中药规范化、合理化使用保留了一定的调整空间。

第三,也即引起各界广泛讨论的一点是,在目录之外,严格限定了中医类别以外的其他医师开具中成药处方的权利,直接把管“药”变成了管“人”。这个“大招”若能顺利实施,长远看来至少有三个好处:统一“西学中”的入门标准,普及中医药基础专业知识;直接从现有的360万医师群体中调集精锐、提高中医执业人群比例;拨正中药乱开现象,洗去非中医专业人士滥开中成药给中药带来的“安全无效”污名。

出于上述三点,有人说该政策将会“搞死”占据千亿级中药市场,笔者不能同意。在铺垫数年的中医药战略大前提下,卫健委出台该政策利于规范中医药市场。

2、地方可通过哪些措施辅助政策落地?

政策的最终目的是促使中医药行业进入理性良性的发展通道,然而从政策出台到落地,还需要兼顾各种实际执行问题。首当其冲的仍是“人”的问题。

据我国医疗卫生人员结构现状显示,2018年全国执业(助理)医师人数为360.7万人,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仅有57.5万,占比不到16%;基层中医师数量尤其匮乏。这意味着,政策实施后国内拥有中药处方权的医生一下下降了84%。而根据新令,中医类外其他医师需要“经过不少于1年系统学习中医药专业知识并考核合格”方能取得中成药处方权。

对企业来说,在西医医生未获得中药处方权的一年,中药产品销量必然面临悬崖式下降,让刚刚抬头的中医药企业,尤其是那些花费大量精力致力中药循证医学研究、中药国际化的企业内心“凉凉”;对于基层医疗机构以及某些慢性病、老年病、儿童病等对中成药依赖较大的领域,处方权限制则大大提高了医生的行医难度;而对医生本身而言,由于系统化的培训标准尚未制定,不论是“不少于一年的系统学习”还是“总学时数不少于850学时的培训班”,实际完成时间均将比理论上延长至少半年。

目前,卫健委给出的是一个框架性政策,具体执行细则尚未出台。7月12日,中医药大省河北率先给出了示例,发布细则提出“五种情况下,西医可以开具中药处方、提供中医药服务,且医师的执业单位掌握关键的考核权”,降低西医开具中药处方的门槛,为该限令的实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松绑”。相信接下来其它地方政策也会相继出台。

地方有哪些措施可更好地辅助国家政策落地?以下几条建议,或许可为政策良性过渡、合理落地提供些许帮助。

(1)从“人”入手,为医生群体“西学中”提供合理过渡。如:

●尽快规范中医药专业系统培训标准,提供统一的中医药培训班基础教材,防止培训乱像,避免部分医师西学中取证无门;

●对家庭医生、村镇医生等基层从业者给予特殊指导并为其开放部分药品处方权限,让中成药在基层医疗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对临床实操经验丰富、执业之前已经过一定中医培训的西医提供其它简便快捷的准入方式。

(2)从“药”入手,对于具备指定条件的中成药,给予西医医生处方许可。如:以西药的研究方法和评价标准开展研究,作用机理明确、副作用小,并且有循证医学的证据,尤其是已经获得专家共识,进入疾病治疗指南的中成药。

(3)从“管理”入手,设立政策执行缓冲期,由地方中医药主管部门或协会、学会提供和推广合理用药方法或指南,供医师开具处方时参考。

3、中医药产业的未来发展

从《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到《中医药法》,再到中药处方限令,国家对中医药行业一边大力发展,一边从严规范,可谓用心良苦。一系列“连环掌”发动下,中医药产业未来发展走向由此可窥一二。

首先在行业规范方面,针对长期以来的中药不合理使用甚至滥用等问题,兼具多样性、差异性、可行性的地方政策将陆续出台,助力中医药行业自上而下标准化、规范化发展。

临床疗效方面,新令推动西医从业者将“西学中”提上日程,促进一批“高精尖”的西医医师发现、挖掘中医药的魅力,有助于促进中西医在临床疗效方面的更多交流。

市场方面,如能对西医进行规模化、系统化的中医药专业培训,将大大提高中医药行业从业者数量,可能利于中医药企业规模和市场规模的扩大。

在国家大力发展中医药的大前提下,创新研发型中医药企业极有可能得到国家大力扶持。而某些已具备了与西药联合用药的临床证据,或者具备了西医适应症的临床证据的中成药产品,将优先享受到国家中医药发展战略带来的政策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