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治疗类风湿,中西各有招

●西医药物加手术 中医汤药配熏洗

受访专家: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副主任医师 安 媛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风湿病科副主任医师 唐今扬

78岁的刘先生体质一直不错,半年前,他突然发现右手腕、右脚踝开始肿胀疼痛,有时左脚趾也会肿。他本以为是旧伤复发,但后来还出现早起僵硬的情况,走路都受到影响,不得已便去医院检查。这一查,竟发现类风湿因子很高,结合其他检查,确诊为类风湿关节炎。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副主任医师安媛表示,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慢性、进行性、破坏性的关节炎性病变为主的全身性自身免疫病,早期症状多为关节部位疼痛、压痛、肿胀等,常呈现对称性;晨僵也是类风湿关节炎的突出表现。临床上,确诊类风湿需要三方面:1.关节有持续肿胀、疼痛、压痛,或伴有晨僵;2.血清学指标检查,如炎症指标、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升高等;3.超声或关节X线,必要时采用核磁检查,明确关节有明显炎症反应或骨质破坏。综合以上才能确定患者是否达到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标准。

该病在临床没有预防性用药,均为确诊后治疗。在病情活动期,医生逐渐加药,以期达到病情稳定;稳定后,经过3~6个月不断评估,开始缓慢减药,但若病情复发,则要相应加药。

非甾体抗炎药(俗称一线药)有消炎消肿、止痛作用,如扶他林、芬必得。

改善病情药(俗称二线药)可防止关节畸形,目前有三类:传统改善病情药,例如甲氨蝶呤等,这类药物往往3个月以上见效,但有效率只有30%~50%。随着医学发展,生物制剂已应用于中、重度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1~2周就可见效,有效率可达到70%左右,对部分患者的骨侵蚀还有一定修复作用。另外化学合成的靶向小分子药物,比如口服托法替尼等,疗效与生物制剂相当。如果患者关节受损严重,可能要进行关节置换手术,但手术后仍需正规内科治疗。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风湿病科副主任医师唐今扬表示,中医认为,类风湿关节炎属于“痹病”范畴,是由于风、寒、湿、热等邪气侵袭机体,痹阻于肢体关节,阻碍气血运行,“不通则痛”。同时,人体正气不足、卫外不固或脏腑失调、内生痰湿,也是本病发生的重要内因。中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提倡综合治疗。除了在辨证论治基础上内服汤药,患者可以适当配合熏洗、贴敷等中药外治法或联合针刺、耳穴、灸法等非药物治疗。

有不少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常常中西医疗法换着来。安媛表示,如果病情已得到西医明确诊断,并处于密集调整用药期间,患者最好不要随意转换治疗方式,或擅自停药、加药,否则医生无法判断药物效果及副作用。在病情稳定期,患者与医生充分沟通后,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尝试中药,并且一定要去正规中医医院,并定期监测血象、肾功能和肝功能,以免出现药物性损害。唐今扬表示,对于疾病活动度较高的患者,建议中西医结合治疗,可减轻副作用,增强疗效。

类风湿关节炎治疗见效慢,如果还未到一个疗程,患者便因质疑疗效转去其他治疗,并不利于疗效判断和治疗方案的调整。就像埋下种子,还未等到发芽便挖出来。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可快速消炎止痛,小剂量有延缓关节畸形的效果。患者只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掌握好适应证,便可预防、控制不良反应。

治疗期间,患者除了保持乐观的心情外,还要保持一定频率和强度的运动,比如练习八段锦、关节保健操等,增加关节灵活度,保持关节功能,防止肌肉萎缩,促进血液循环;平时要注意保暖,避免感冒、发烧、拉肚子或泌尿系统感染,否则会诱发炎症反应,使病情出现波动或加重;要少吃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可以用伸筋草、透骨草、红花、艾叶等中药饮片煎水外洗,有助于舒筋活血、缓解疼痛。

虽然部分患者可能经治疗达到病情缓解或停药的程度,但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监测有无内脏损害或其他系统问题,血常规、肝肾功能、尿常规等项目要每4周做一次;至少每半年复查一次病情活动度,以期早期发现病情变化,给予相应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