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生产一个口罩仅需0.5秒,为何口罩还不够用?

疫情当下,口罩成为了必备的“稀有品”。

不少人感慨:“快递没发货、排队怕传染、摇号运气差……各种渠道抢口罩,折腾下来还是没买到几个。”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口罩生产和出口国,年产量占全球约50%,且春节期间也在加急大量生产,为什么还是有人买不到口罩呢?

《生命时报》(微信内搜索“LT0385”即可关注)带你从口罩的生产流程,解开这一疑惑。

本文编辑丨刘云瑽

口罩是怎么生产出来的?

截止到2月13日,口罩企业的复工率已经达到了94%。医用N95口罩的产能利用率已经达到了128%,普通的医用口罩产能利用率也达到了106%,甚至一些生产电器的企业都在生产口罩。

你知道一只口罩是如何生产的吗?一段视频详细展示了口罩的生产流程:

成卷的无纺布被自动切割成口罩外形,自动叠压后再自动焊接耳带,经过消毒等程序包装成品。

整个过程都是全自动化,每秒钟能生产1~2个,多条生产线可以用子弹出膛的速度生产。

生产口罩仅需0.5秒,为何还买不到?

中国医药集团董事长刘敬桢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口罩看起来做工很简单,但其实生产流程非常复杂。

“比如说一个口罩,中间捏紧鼻子的那个钢圈,就不是口罩厂自己生产,而是上游的生产厂来给它配套。再比如说挂耳朵的绳子,也需要其他的协同厂家来配套生产,这就相当于一个链条。”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若上游的原料供应不上,即使口罩生产企业全员到位,机器开足马力,生产也会受到影响。

口罩生产出来之后,还要经过解析、消毒,并不是机器加工出来,我们就可以正常使用。

“解析消毒”是什么操作?

医用口罩,采用环氧乙烷灭菌,灭菌后,口罩上会有环氧乙烷残留,不但刺激呼吸道,还有致癌物。

必须通过解析方式,使残留的环氧乙烷释放,达到安全含量标准。经检测合格后,才能出厂上市。

一个解析消毒的标准流程,需要大概14天。

这个解析消毒的时间差,或许就是如今医院、市面上口罩仍然紧张的原因之一。

为何口罩没有充足储备?

工信部部长苗圩近日在天津调研时表示,“我国口罩最大产能是每天2000多万只。”有人问,这么大的产能,为何没有足够的储备?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公布了工信部对此的回应:

口罩存在有效期,无论是厂商还是医院,在非特殊情况时期,都不会有大量的囤货库存。对于N95口罩、防护服等,医院通常也不会大量储备。

平日里,医院会按照一定数额领取口罩,但这个数量只够保障医护人员自己使用。很多医院的医用外科口罩库存量大概在一个星期左右。

5种戴法很浪费口罩

在口罩紧缺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利用好手头的每一只口罩,尤为重要。科学的节约口罩,既要“省”也要“防”。以下5种戴口罩方法很浪费:

1.一次性戴多层口罩

一些人担心口罩不够厚,出门一次性戴两三个口罩。

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成员蒋荣猛提醒:一次性戴多层口罩没必要,反而有害:一是影响气密性,更漏气;二是呼吸受阻,使劲吸气更易被感染。

正确做法:普通人一般一次性医用口罩戴一个就可以了。

2.用一次就马上扔掉

如果家中口罩不足,没必要4小时换一次,也没必要喝口水就马上扔掉。

正确做法:

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处研究员冯录召:在风险较小的地方使用一次性口罩,在保证口罩清洁、结构完整,尤其内层不受污染的情况下,可以重复使用。

3.用酒精给口罩消毒

不建议用酒精喷洒的方式给口罩消毒。北京急救中心培训中心主任陈志表示,口罩能防护病毒,是因为病毒会伴随液体飞沫形成小颗粒,附在口罩上。

用酒精喷洒口罩表面,酒精挥发时会将里面的水分一起带走,再使用时,被分离出来的病毒有可能被吸入。

正确做法:

口罩摘下来后,如果没有明显的污染,直接晾在干净、通风的地方,或者存放在清洁透气的纸袋里即可。

4.摘口罩时触摸了口罩外侧

我们通过口罩阻挡了飞沫,如果用手直接从外摘下,相当于打开了接触传播的通道。

手可能会被口罩外侧污染,如果再忘记洗手,去摸鼻子揉眼睛,病毒就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人体。

正确做法:

拿住耳挂绳,摘下口罩即可。

摘下口罩后要洗手;没有洗手条件不摘口罩。

5.不管去哪儿都戴口罩

要不要佩戴口罩,应基于个人暴露于疾病的风险来考虑。在防护物资紧缺的情况下,节省口罩最好的方法就是宅在家、少出门。即使出门,也不是时时都必须戴口罩。

点击查看大图

正确做法:

对健康的成年人来说,如果个人独处,例如自己开车、居家活动、在空旷且通风的场所、没有密集的人员接触,可以不戴口罩。

在电梯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在商场超市等人员密集的场所、接触居家隔离人员及密切接触者的人员、从事高危职业者,必须全程佩戴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