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出门注意哪些风险

受访专家:武汉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病毒研究所教授 杨占秋

本报记者 雷 妍

随着盛夏的到来及各地复工复产的逐步推进,人们开始走出家门,活动也越来越丰富频繁。但近日北京局部疫情的反弹,再次提醒人们,疫情防控绝不能松懈,户外活动必须要悠着点。中国疾控中心环境所所长施小明曾强调,防控常态化与正常状态是不一样的,一些场所必须是有条件开放的。武汉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病毒研究所教授杨占秋表示,低风险地区人们的日常活动可以基本恢复正常,但中高风险地区及周边区域的人们,一定要对日常活动做好风险评估。

户外运动:单人或双人项目风险低

疫情隔离虽然对我们的活动范围有所限制,但为了保持健康、提高身体抵抗力,一定不能缺乏运动。防控常态化的条件下,推荐选择风险较低的运动方式和环境。

居家健身:低风险,不必采取防护措施。一般认为,身体在进行高强度运动后会经历“免疫抑制”,不利于自我保护。因此居家健身时,建议以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为主。如果家里有跑步机、划船机等设备,可以每天锻炼半小时以上;如果没有设备,可以进行原地跑、高抬腿、波比跳等,均可刺激到心血管系统,让血液循环加快,提升和外界气体的交换,提升抵抗力。

户外运动:根据人际距离判断风险。户外运动一般通风良好,在疫情等级为中低风险的地区是可以进行的,但要注意佩戴好口罩,不参与聚集性的运动。高尔夫球、慢跑、散步、打羽毛球、打网球、打太极等,一般是独自或与熟悉的同伴进行,属于低风险的户外运动。而篮球、足球、广场舞等,人员较密集或有身体接触,属于中高风险的户外运动。

健身场馆:高风险,少去或不去。健身场馆一般通风条件较差,且需要与陌生人共同使用健身器材和场地。人在运动状态下,尤其是有氧运动中,呼吸更频繁,其中若有携带病毒的患者,很难避免被感染。因此,健身场馆内的运动,如器械项目、游泳、操课等均属于高风险运动。

需提醒的是,运动时戴口罩会对呼吸有所限制,建议大家在低风险地区,进行低风险运动时,可尽量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不戴口罩;在中高风险地区或进行风险较高的运动时,一定要戴好口罩,如因戴口罩引起不适或在运动中感到又累又喘,体能下降,表现不如平常,就表示运动超出了人体适合量,必须调整运动时长及项目,以免降低免疫力,适得其反。

出行:短途、自驾更安全

国内疫情防控日趋平稳,旅游、出差等外出活动多了起来。不过,目的地不同,风险也有不同。

短途比长途安全。行程尽量选择短途,如果活动范围内没有确诊病例,相对比较安全。如果目的地较远,接触陌生人机会增多,感染风险也会增加。周末游玩建议选择临近区域出行,避免远程旅途,尤其是全球疫情存在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尽可能减少境外行程。

自驾比公共交通安全。自驾出行,人员安全可靠,可减少与他人接触的机会,风险较低。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处于密闭环境,且交通枢纽人员密集、流动性大,感染风险较高。建议出行佩戴好口罩,尽可能减少与陌生人接触。

个人卫生习惯非常关键。出行路程中,一定要随身携带洗手液或清洁湿巾,触摸过公共物品,如门把手、公用电话等,要避免用手再触摸身体黏膜组织,并及时清洁;使用公用卫生间的过程中,要全程佩戴口罩,尽可能减少粪口传播的风险;使用酒店、餐厅等公共场所,要注意场所消杀卫生是否到位,使用时注意通风和个人卫生。

聚会:控制人数、选私人场所

杨占秋提示,在我国低风险地区,少次参加聚餐是允许的;在有确诊病例的地区则要慎重选择外出聚餐。可从以下几方面判断。

人员组成要简单。共同居住的家人一起聚会,一般为低风险。与朋友、同事聚会,若人数较少,且可以保持一定社交距离的,理论上风险也较低,但如果有以下情况,聚会就可能变为高风险项目:朋友、同事健康状况不佳的;其中有高风险地区或人群接触史的人;聚会存在频繁亲密接触的等。

场所尽量选户外或私人场所。室外聚会比室内聚会安全。室内聚会要打开窗户,保证通风良好,且人数有限。在自己家或朋友家聚会,风险相对较低,注意不要共用餐具、水杯等物品,使用卫生间、厨房等时,打开通风装置。相比,餐馆等公共场所中活动人员的健康情况很难追踪,人流量也相对较大,所以餐馆聚餐为高风险。

聚会内容以接触少的为主。开派对、组团打球、聚餐、KTV唱歌、夜店跳舞等聚会的风险较高,不建议在疫情期间进行。户外爬山踏青、逛街等聚会,如果人员安全、场所安全、 能保持社交距离的,就属于低风险聚会。

日常生活:理发、观影风险都较高

日常逛商场、超市等活动,风险不一。风险有多大取决于你去的是哪种类型的购物中心、里面有多拥挤,以及你在那里待多长时间。杨占秋说:“高密度人群会导致风险大幅增加,而主要的缓解因素是人们不会长时间挤在一个地方。”

理发:中高风险。理发涉及“持续很长时间的近距离接触和呼吸”,且无法保持安全的社交距离。建议大家,疫情期间如果需要理发,可提前向理发店预约人少的时间段,可要求对理发设备进行必要的消毒处理,理发过程全程佩戴口罩。

逛展览馆、博物馆:中风险。场馆一般都会控制入场人数,可有效避免处于过于集中的人群中,但身处公共场所,风险不可避免,一定要戴好口罩,避免用手随便触摸公共区域。

看电影:高风险。中国疾控中心环境所所长施小明建议,减少与朋友相约观影,尽量独自或与共同居住的家人一起观影。在影剧院内不要有过多交谈交流,减少聚集性谈话。同时,要保持1米线的社交距离,尽量避免用手触碰影剧院公共设备表面。

最后,杨占秋表示,防控疫情,防的是新冠病毒。病毒有传染性,那就一定有风险存在。评判某项日常活动的风险,首先要看是否有病毒存在,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出现就是最直观的指针。有病毒存在的地区,日常活动风险较高,要警惕。但需注意,个别病例的出现符合病毒传播的规律,也将是未来疫情防控中不可避免的情况,只要防控措施及时、适当,大众不必过于紧张。目前没确诊、疑似病例出现的地区,风险相对较低,日常活动还是要正常进行。“有新闻报道称,低风险地区的大学生返校,工作人员穿着防护服来做相应工作,这大可不必。”

此外,大家还可根据3个原则来综合判断自己所处环境的安全性:1.是否通风;2.是否能保持1米以上社交距离;3.是否无人员聚集。若以上三点均为“是”,则相对安全;若为“否”,则风险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