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心存侥幸,危机四伏

受访专家: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应用中心测评主  肖震宇本报记者  张筱悦

吃野味、不戴口罩、不听劝阻外出聚会……在新冠肺炎疫情较为严峻的当下,仍有一些人怀揣侥幸心理,与社会倡导背道而驰,不仅危害自己的身体健康,也有损他人的生命安全。这些人到底怎么想的?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应用中心测评主管肖震宇告诉记者,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乐观主义偏差”,指的是有些人会过高估计自己的运气,产生侥幸心理。“这种乐观主义偏差与乐观不同。乐观一般是有事实基础的,而乐观主义偏差则会脱离现实,是一种没有事实依据的过分自信与乐观。”

“乐观主义偏差”一词最早出现于上世纪80年代,当时有人发现多数大学生认为自己将来出现酗酒问题的几率低于他人。与此同时,这些学生中的大多数也认为,他们未来拥有房子和安享晚年的机会远远高于同龄人。这种偏差让人们相信,自己遭受不幸的可能性更小,获得成功的可能性更大。这种“心大”、盲目乐观的侥幸心理会导致糟糕的决策和冒进的行为,甚至引发灾难性后果。例如,这种人可能会忽略每年一次的体检、不系安全带、疫情期间不戴口罩外出等,因为他们认为自己不太可能生病或发生意外。

通常来说,当一个事件在生活中不常发生,或当事人不认为事件会发生,或该事件可以受个人的直接控制和影响时,人们就容易产生乐观主义偏差。肖震宇认为,在此次疫情中,有几类人可能更容易产生乐观主义偏差:1.在时间和空间上距离疫情的发生较遥远,比如居住地离武汉较远,或是周边没有确诊病例,人们可能觉得疫情“是别人的事”“还远着呢”,与自己无关;2.对社会事件和新闻关注较少的人,所谓“无知者无畏”,这类人可能会因为对事件了解不足而不够警惕,或者认为这些事情都发生在新闻之中,离实际生活很遥远;3.平日里身体较为健康的人,比如有些老年人觉得自己成天散步、活动,身体也没啥毛病,认为自己免疫力强,不会中招。

针对这种侥幸心理,肖震宇建议,一方面要增强个人的理性思维,有时出现乐观主义偏差是源于人们的感性认识。在疫情严峻的当下,每个人都不应觉得自己“与众不同”,要知道在病毒面前“人人平等”,一旦遇上就会有感染风险。此外,多听从别人的建议。当有人要鲁莽行事时,周围肯定有一些亲朋好友会劝阻,此时要听取周围人的劝告以及政府发布的公告和专家建议,不要过于执拗。最后,平日里要养成做事前思考3秒钟的习惯。侥幸心理基本人人都会有,每个人在行事之前可以给自己提个醒,问问自己现在的举动是否有点冒进?当一个人能够意识到自己可能心存侥幸时,就不会冲动行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