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行医追求“四最”

我出身于一个民主人士家庭,祖父是县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父亲是人民教师。我家虽在城里,但家庭成员多半是农民。城市的喧闹,农村的繁忙,祖父的乐善好施,父亲的两袖清风,都在我的少年时代留下深刻的印象。

我于1958年上小学,多病又偏食,正在长身体的时候,恰逢国家三年经济困难时期,身材十分瘦小。1964年考入滕县一中时,体重仅有24公斤,身高仅一米二。但我学习十分努力,初一时7门功课平均96分,成为全年级第一名。那时特别爱好数学课,每次都是满分。青少年都有自己的偶像,我最崇拜华罗庚,希望能像他那样,将来做一个有名的科学家。但随后的文化大革命改变了我的人生道路。

1970年6月,我高中毕业后,回家种地,当上了生产队的卫生员,从小队到大队,又到城关镇卫生院,一直到1973年进入山东中医学院学习,从此与医结下了不解之缘。当时文化大革命仍在继续,我深知学习机会来之不易,牢记“既不要务广而荒,也不要薄涉而止,谦虚谨慎,刻苦学习”的家训,争取当一名合格的医生。

1976年12月,我被分配回家乡。作为家乡唯一的山东中医学院大学生,我家又在城里,本应安排进县中医院,但却被分配到了新成立的滕县医学科学研究所。医科所刚刚筹建,地址在城东龙泉塔下,只有所长、会计和我三人。当时一方面进行基建,一方面负责《滕县科技》杂志的编辑工作。后由于整理老中医经验,我有机会跟随李光耀、李兴邦、赵宪瑞等名老中医学习,东到山亭西到岗头,从山区到湖边,遍访滕县名医,一边随他们看病,一边整理他们的经验。不仅学到了实际本领,他们高尚的医德也深深教育了我;而且山区、湖边农民因病致贫,贫病交加的痛苦,更使我难以忘却。从那时起,“选择最简单的方法,应用最便宜的药物,争取最短暂的时间,治愈最难治的疾病”便成为我行医的座右铭。

1978年,文化大革命结束了,国家又恢复了高考和研究生招生,熟悉我的老师也来信,希望我报考第一届中医研究生。科学的春天来到了,面对这难得的机遇,在兴奋之余,我抓紧复习。高高的龙泉塔下,我度过了难忘的日日夜夜……功夫不负有心人,我顺利通过初试,赴济南参加复试。

参加复试的有22人,只准带笔进入考场,单人单桌,4个老师巡视。不知为何,监考老师常常在我身边停留。和初试一样,答题十分顺利,再经面试,最终考取了全国名医周凤梧教授的研究生,成为他的开门弟子。这时老师才告诉我,由于我初试的专业课答卷,许多和标准答案一字不差,竟怀疑是抄袭所致。因此在复试中,监考老师特别注意我;但复试答案仍和课本分毫不差,这才使老师们信服。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实际上,良好的记忆来源于苦学和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