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怀念于润江老师

刘又宁

中国人对老师的尊敬、热爱之情是天生的,它发自内心,并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愈加深刻。笔者年逾70,对曾经教过我的所有老师,从小学的启蒙老师,到中学、大学直至国外留学时的导师,都留有深刻印象,他们的音容笑貌经常在我眼前出现。大学毕业后,对我影响最大的老师有三位,于润江老师便是其一。

于老师生于1925年,2018年去世。年轻时代的于老师,家境殷实,祖父是自学成才的著名中医,父亲是国人第一代西装店经营者,他的兄弟里有中央音乐学院院长,也有药物研究所所长,都是著名知识分子。于老师入大学前曾留学日本,1944年考入当时的满洲医科大学,1948年该校被改编为中国医科大学,他是第38期(笔者是55期,比于老师晚17年)。

于老师不仅学业优秀,爱好也十分广泛。学生时代,他夏天踢足球,冬日打冰球,还是学生乐队的萨克斯手。用一位师弟的原话来概括,“于老师既是品评美味的美食家,又是足球、篮球场外指导,还是股市、汇率预测高手,更是一位有品味的音乐、艺术鉴赏家。”以笔者之见,一位临床医学大家,是需要像于老师那样眼界开阔、爱好广泛、善于交往,并富有人情味与同情心的。

于老师身材高大,总是腰板笔直,交谈时思路敏捷、反应迅速,眼神中始终流露出坚定与睿智。总之,一眼望上去就会使人坚信:“这肯定是一位能治好病的大夫。”李默然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话剧演员,曾在影片中扮演过民族英雄邓世昌,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李先生是于老师的好友。据说有一次李先生患病住进于老师分管的病房,闲暇时总是偷偷在于老师背后模仿他走路,可能就是为了将来扮演邓世昌这样的英雄人物而做功课吧……

于润江老师在呼吸学界赫赫有名,在目前仍在一线工作的呼吸学科带头人与骨干专家中,他的名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于老师亲手打造了我国第一个全国呼吸重点学科和全国第一所呼吸病研究所,并在1987年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博士生导师。

笔者在大学读书时就已闻于老师大名,但并没有机会接触;毕业留校后,才有机会在于老师手下工作。当1978年恢复招收研究生时,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呼吸专业,并报考了于老师做指导老师,在六十几名报考者中,我以远超第二名的榜首成绩被录取。后来,我在于老师名下只读了半年多的硕士课程,就又考取了教育部公派的赴日博士留学生。于老师对我人生最大的帮助,恰恰是帮我选择了赴日留学,并帮我找到了优秀的指导教师。

在上世纪70年代末,我国与国外的学术交流几近中断,对于当时国际上呼吸科的发展情况,本人几乎全然不知。好在中国医科大学的图书馆收藏着国内最丰富的日本医学期刊,于老师在图书馆花了几天的时间,最后慎重地帮我选择了日本东北大学和滝岛任教授,对我后来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981年,滝岛任教授(右)与于润江教授(左)在中国医科大学做学术交流。

身教胜于言传,学生某些品格也与于老师有相似之处,那就是刚直不阿、宁折不弯、待人以情、待人以诚、从不说假话空话等。师恩自当永远铭记。在此,我再次感谢在我专业发展中影响最大的三位老师,他们分别是于润江老师、滝岛任教授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菲斯曼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