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江姐”,一个时代的精神符号!

歌剧《江姐》创作之前,小说《红岩》在全国广为流传,仅当时各地排练的与《红岩》有关的戏就有六七十种。1964年9月,歌剧《江姐》在北京中国儿童剧场一经公演,迅速在全国掀起《江姐》热潮,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普通群众,都给予高度评价。毛主席说:“你们的歌剧打响了,可以走遍全国了。”周总理经常在开大会时带领大家唱《红梅赞》,李先念说:“《红梅赞》已经成了非常流行的歌曲了,包括我们总理在内,经常唱它。”

时代需要《江姐》,人民需要《江姐》。民族要生存,国家要发展,尤其需要这种不畏艰难困苦的精神,尤其需要一种为了信仰勇于牺牲的精神。歌剧《江姐》创造了一个几代人向往的精神高地,为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开拓出一个新的领域和高度,也在中国民族歌剧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成为广大人民心中抹不去的“文艺符号”。

江姐等英烈们在生与死、血与火的斗争中锤炼出的“红岩精神”,感动和激励着共和国几代人。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里,广播电台教唱的是《红梅赞》;小孩儿背心儿上印的是红梅,跳猴皮筋儿唱的是《红梅赞》;火车车厢里播放的是《红梅赞》;商店卖的手帕印的是《红梅赞》;暖瓶上有江姐的造型,理发店大门上也写着“本店专理江姐发式”。霎时间,江姐造型、江姐服装、《江姐》主题歌曲在全国流传,江姐成为青年人心中的偶像,蓝旗袍、红毛衣、白围巾成为时尚流行服装。江姐,成了一个时代的精神符号。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生命时报”的所有作品,均为《生命时报》合法拥有 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任何报刊、网站等媒体或个人未经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