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追思忆“春晚”,因歌结善缘

阎老参加策划的大型晚会,最多的就是春晚了,作为16届“春晚”的策划人,阎老和春晚是如何结缘的呢?这要从一首歌说起,那是1984年,他和家人一边打麻将,一边看节目,演小品的时候麻将就暂停,唱歌一般不停,但是当张明敏出来唱《我的中国心》时,他们却停了。那个时候,阎老刚给《西游记》创作了主题曲《敢问路在何方》,已是词坛知名的“大腕”了。但像“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这样的词,阎老说他是写不出来的,那一晚,他琢磨着这首好听的歌和这动人心弦的词,心想这首歌肯定会火,结果第二天这首歌就唱遍了千家万户,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这首歌当时给阎肃老师的触动很大。之后,北京电视台有个红极一时的节目叫《家庭百秒十问》请阎老去当顾问,并撰写主持人台词及帮着出些题目。阎老就这样稀里糊涂地与电视结下了缘分。那年,又帮着北京电视台搞了晚会《游迷宫》,后来又参加中央电视台晚会《新春乐》的撰稿,用著名相声演员杨振华父子在深圳游乐场的一番游趣贯穿整台晚会,逗乐了观众。到了1985年入冬时,中央电视台著名导演黄一鹤找到阎老,请他策划1986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从那时起,阎老就与春节联欢晚会结下了不解之缘。

初入春晚门,工作细且真。乐呵呵、笑哈哈,像个“老顽童”,是人们对阎老的评价。但就是这样一个不严肃的“老顽童”,在对待工作上一点也不含糊。在参与1986年春晚的策划中,虽然是阎老第一次策划“春晚”,但他以独具的慧眼预见到节目时间的伸缩性,有的节目彩排的时候是15分钟,真正演出的时候演20分钟都有可能。为准确控制播出时间,他把每个节目的时间都精确到秒。当时不像现在,没有数字设备。为精确控制时间,他拿一块秒表一个节目一个节目地“掐”时间。正式演出时,整台晚会节目安排紧凑、时间控制得很好。但很多时候,作为春晚的总体设计、策划、撰稿,很多时候,为保证12点钟声敲响,阎老还要和春晚小组的领导共同商议临时拿下一两个节目。而拿掉哪个呢?哪个都很好,有时真的很为难。2000年春晚,砍掉了一个六个大学生辩论会的节目。这本身是一个很精彩的节目。几个年轻人都给他们的父母和亲戚朋友说了,结果最后通知人家不上了,这几位一听就哭了。阎老通知完演员,还得和主持人说,给灯光,给18个单位,方方面面的有关负责人都得通知到,这样,才能保证那个节目跳过去,接下一个节目。为保证零点钟声,阎老实在是没有办法,有时也感到很遗憾。

促推促竞争,勤思勤创新。1986年央视春节晚会上表演的小品《送礼》是阎老为演员李婉芬量身定做的。他根据李婉芬能流利地说多种方言的特点,在小品设计中,让他一人饰多角,每个角色出场都使用一种不同的地方方言,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让小品演出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这也是我国小品创作上的一个突破。同年春节晚会上,一组名为《马字令》的歌曲联唱,让观众大饱耳福。一首首包含“马”字的歌曲精彩唱段,让观众沉醉其中。这种表演形式在此前从未出现过,创新这种新表演形式的人正是阎老。这种形式不但集中了当时许多精彩的歌曲唱段、可谓明星荟萃、效果精彩纷呈,而且符合当时人们开始追求快节奏的潮流,在“春晚”舞台上首次亮相后,被争相效仿,开创了晚会表演的新形式。

参与策划了这么多届春节晚会,但阎老却对1989年的元旦晚会《难忘的1988》情有独钟,他说那是他最满意的一台晚会。此前,历来的元旦晚会都平平淡淡,中央电视台总想将精彩的“压轴戏”留到春节晚会时演出。筹备元旦晚会时没有太多的精彩节目可供选择。阎老说,“我只能在晚会节目的串联方式上下功夫。”他从那年美国总统候选人杜卡基斯和乔治•布什的电视竞选演说中受到启发,把他们辩论中的一些妙语借用到元旦晚会中来,于是,出现了由陈佩斯、朱时茂为争夺晚会主持人而进行的带有政论性和思辩色彩的“竞选演说”。通过几个回合,造成一个小高潮,巧妙地把节目串连在一起。由于朱时茂和陈佩斯本身的魅力,也由于他们辩论的内容涉及广大观众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因而引起了观众强烈的共鸣和参与意识。这不能不说是阎老的匠心独运。为此,当年的中国电视星光奖评奖时,专门为阎老设立了一个“优秀撰稿奖”。

1990年春晚,第一个难题就是黄一鹤导演和阎老都有的一个想法,就是打破历届春节晚会的模式,这个方面阎老做出了很多贡献。他虽然年纪很大,但思想很活跃。当时“春晚”创作组搞了三个队竞赛,黄、蓝、红,你一个节目,我一个节目,分别是戏剧(小品)、曲艺、歌舞三个队,当时在央视1号演播厅,台上演,台下还有竞争,互相咬着上节目,把竞争机制引入春晚,自然产生矛盾,于是有了优劣比较。这充分体现阎老是搞戏剧的,就是离不开矛盾冲突,有了矛盾,晚会就好看了。这个想法点燃了整个“春晚”进入良好状态的动力。

著名喜剧表演艺术家王景愚先生回忆起与阎老合作的时候,印象深刻的是1990春晚这么紧张的时候,有时大家2点都睡了,他回到屋里又开始新的战斗,就是北京电视台约他写的一个系列歌曲。这个对别人是压力,但他越战越勇,有泰山压顶不弯腰的精神。最独特的就是把越剧、豫剧、京剧、黄梅戏加入四个红娘,每考一个都有各自剧种的表演。把各地的戏曲都包括进来,称为地方戏曲联唱《考红》,作者就是阎老。《北京的桥》、《大碗茶》、《唱脸谱》,一系列歌曲的创作时间就是春晚筹备这段时间。有时他中午不睡觉,晚上不睡觉,就为写这个北京系列。那段时间,他平均能睡2、3小时。阎公可以在一两天里好好睡一觉,我太佩服阎公了,他能睡就睡了,起来就能战斗,是特别坚强的优秀战士。或许真的应了一句话:共产党是特殊材料制成。最后,北京台在1990年春晚之后,1991年中旬把这台晚会推出来,全是阎公作品。现在看来,北京系列歌曲个个是经典,真是不得了。绝对是个出色的战士!如果问阎公这种神奇哪里来?我回答的真实一点,真的不知道!

为求意中人,凡事皆亲为。1990年的春晚,戏曲联唱《考红》点子很好,但是哪去找几个年轻演员?红娘在京剧里是个花旦,找谁呢?越剧、豫剧这么年轻的红娘哪去找?想方设法找来了唱越剧的李玲玉,唱河南豫剧的小香玉,安徽的吴琼,还有个京剧演员,最难找的是老妇人这个核心人物。开始找了一个演员来,剧组第一次审查都没通过。演员很好,但是表演喜剧不行。后来,阎老亲自去找赵丽蓉,但是赵丽蓉在电视剧组拍戏,来不了。阎老又去中国京剧院找,北风凛冽的冬天,他骑着自行车到处找。从阎老经常亲自找演员可以看出,他对节目所付出的心血是如此之大。

为创中意作,奋战忘寝食。在1990春晚这么紧张的时候,有时大家2点都睡了,他回到屋里又开始新的战斗,就是北京电视台约他写的一个系列歌曲。或许这个对别人是压力,但对于阎老来说,这就是平常的事,他是越战越勇的老兵,他有泰山压顶不弯腰的精神。90年代初,北京改革开放后变化很大,《北京的桥》、《大碗茶》、《唱脸谱》,一系列歌曲就是春晚筹备这段时间创作的。有时他中午不睡觉,晚上不睡觉,就为写这个北京系列。那段时间,他平均能睡两三个小时。阎老可以在一两天里好好睡一觉,他能睡就睡了,起来就能战斗,是特别坚强的优秀战士。或许真的应了一句话:共产党是特殊材料制成。”“最后北京台在1990年春晚之后,1991年中旬把这台晚会推出来,全是阎老作品。现在看来,北京系列歌曲个个是经典,真是不得了。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生命时报”的所有作品,均为《生命时报》合法拥有 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任何报刊、网站等媒体或个人未经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