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爱晚工程2014版纳论坛”盛大召开

随着中国快速进入老龄化社会,以老年人为目标客户群的养老产业已成为全民关注的热点和未来经济增长点。5月16日,在爱晚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生命时报社联合主办的“中国社会化养老•爱晚工程2014版纳论坛”上,来自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养老服务行业的代表以及主流媒体两百余人,围绕“中国社会化养老”主题,从全球老龄化的现实危机入手,以全国社会化养老服务民生项目爱晚工程为范本,从生命科学助力养老服务、养老产业提升区域经济的角度,全方位、多层面、大规模、国际视角地就中国社会化养老展开了精彩研讨,为破解养老困局,应对“银色浪潮”冲击出谋划策。

打造国际化平台,破解养老困局

会上首先宣读了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爱晚领导小组组长周铁农对本次大会的寄语。中国入世首席谈判代表、原外经贸部副部长龙永图表示,老龄化浪潮正改变着全球的人口结构,影响着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我们一方面无法回避老龄化社会日益增大的挑战和冲击,另一方面也应该从各方面做出积极应对。

与发达国家的老年型社会相比,我国人口老龄化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具有老化速度快、老龄人口规模大、未富先老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因此,养老财政支出增加、企业养老金负担重、老年产业发展滞后等问题凸显,集结各方面力量,打造国际化平台应对中国社会老龄化,意义深远。

“建立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是应对人口老龄化必须采取的措施。”中国老年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所长杜鹏认为。近年来,国家在制订和完善其相关政策法规方面,已经迈出了很大的步子,但具体的实施细节还需要进一步明确。政府的激励和服务措施联合社会力量,并参考需求方——老年人的评价,三方共同发力,才能真正推动社会化养老体系向前发展。北京吉利大学健康产业学院院长、爱晚工程副总裁乌丹星认为,国家层面,应尽早出台可落地实施的有效的法律法规;企业层面,则需要修炼“内功”,对养老产业进行更多研究;个人层面,社会化养老的理念尚需进一步建立,年轻时,就应开始为养老做准备,规划好自己想要的养老生活。

悉尼科技大学建筑设计学院教授、医院建筑设计与规划研究院院长、福布斯协会国际公司常务董事伊恩•福布斯对澳洲养老服务发展及趋势也进行了介绍,他认为澳大利亚建立的养老系统可以给中国提供很好的借鉴意义,要意识到谈论养老建筑和设施前必须先仔细地考虑服务问题。只有确信有特殊需要时,再开发养老住所。

医养结合,生命科学助力社会化养老

国务院参事、民政部全国养老服务业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魏津生提出“积极老化”的概念,“积极老化是现代养老的核心理念,老年人应树立现代的积极老化的正面观念,认识到老化虽不可逆转但可延缓,病残虽不可治愈但可调适,工作虽不可继续但可参与”。实现积极老化不仅要有个人和家庭的努力,更要有社会的支持。

重视体检,完善健康管理模式

“关口前移,重心下移”,这是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副会长王捍峰强调的观点。现在,各种先进的检查设备都有了,大家对健康的重视程度都有了,但慢性病却越来越多了。这就需要我们各界配合起来,把健康体检做好。只有提高个体生命质量,提高大众健康水平,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才能获得强大支持。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推动“老年人健康生活指导管理模式” 对老年人的健康很有帮助,才能实现“人均寿命增一岁”的战略目标。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社会医学与健康教育系教授钮文异建议为老年人发现、测量、评估健康危险因素,将其健康信息建档,一年至少一次体检,记录血糖、血压、血脂、心率、身高、体重等身体指标,并做出积极的干预。

让老人快乐是养老核心

“很多养老机构认为,我让老人在这住得好,吃得好,生病了能及时看医生就可以了,但养老绝对不是给老人一张床,一碗饭这么简单。”乌丹星说,“由专业人才做出一套完整养老机构心理测评和心理危机解决方案,这是养老机构的最高境界。在美国、日本、澳大利亚、以色列等养老服务做得好的国家,养老服务人员会为老人设计各种活动,老人们每天都忙活不完。反观国内,即便有相应的养老设施,也很少有人组织老人活动,老人每天就是看电视、晒太阳。本质上讲,养老服务机构不应该是一座只住着老人、与外界没有联系的围城。快乐,应该是一切养老服务的出发点。

爱晚树立养老范本,老龄产业提升区域发展

“随着中国快速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产业需求旺盛,围绕老年人消费市场应运而生的企业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现代商品和服务的产业延伸链,在老年餐饮、保健、文化娱乐、康复保健、旅游、住宅、社区服务业等产业方面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其中,在银发产业中,增长最快、最具潜力的是养老机构。”北京大学健康老龄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美国杜克大学医学院老龄与人类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曾毅教授说。

但乌丹星认为,中国的养老环境十分复杂,导致很多企业没有标准去遵循,只能跟风而作,导致养老市场的供需不平衡,‘供’而非市场所‘求’。乌丹星建议养老行业要有统一的行业标准,中国老龄产业协会副会长兼专家委员会主任张恺悌提出,经过 5 年的努力,要基本建立覆盖全面、重点突出、结构合理的养老服务业标准体系。

在乌丹星看来,国家“爱晚工程”是由国家主导,历史规模最大的社会化养老机构,她最看中的是“爱晚工程”的“样板”价值。她表示:“目前,我国的养老服务缺乏统一标准。我们期待‘爱晚工程’通过20个爱晚中心的建设,做成养老行业的肯德基、麦当劳,从项目运用、人才服务到养老产品设计等各方面,为全国的养老服务产业提供标准,推动我国养老事业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