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床位的困惑,养老绕不开的话题【视频·丹说养老】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养老是每个人、每个家庭都避不开的话题。在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养老需求逐渐加剧的现实情况下,《生命时报》联合健康养老界资深学者乌丹星,共同打造中国第一个大型自媒体养老对话节目——《丹说养老》

养老,是所有人生的归宿。如何安放这一归宿,养老院是重要的选项,特别是失能失智高龄老人。拥有一张舒心的养老院床位,如今却常常变成了一种奢望。养老院的床位,对老人来说,承载着人生最后的幸福;对经营养老机构的企业家来说,则意味着服务、责任、情感,更绕不开成本、运营的现实压力。如何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上找到平衡点,让服务老人的初衷得以圆满,天津龙福宫老年产业机构董事长张文革有着他独到的见解和实践。

1997年3月14日,龙福宫迎来了第一位老人的入住。整整20年过去了,张文革从一名三十而立的年轻人变成了知天命的中年汉子,龙福宫也从一家发展为8家连锁,床位由最初的50张,变成了现在的800张。回想当初闯入养老这个行当,张文革说自己可谓懵懵懂懂,就是觉得老年人越来越多了,需要照顾,这个事可以作为后半生的事业来做。尽管当时有很多人极力反对,他还是义无反顾地投身进来。

养老院取名“龙福宫”,源于张文革对龙有一种很深的感情——我们都是龙的传人,让中国的老人家在这里享受幸福,就叫“龙福”;中国人认为最好的居所是宫殿,那么就叫“龙福宫”好了。

20年的经营,在外人看来,张文革稳扎稳打,可是他内心的体验却远没这么潇洒,摸爬滚打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叫“鼓秋”,第二个阶段叫爬行,第三个阶段叫趔趄。前十年都在赔钱,曾经有干不下去的时候,当时没人来住,还是住进来的老人、家人和员工给了他巨大的支持,他们甚至把自己家的用品搬来,帮他渡过了难关。龙福宫开了一家,又开第二家、第三家⋯⋯最初的想法是,多些床位,可以摊低成本,增加利润。可是,一味地增加床位,能否保证服务质量和良性运营呢?张文革对此保持着冷静。最后,他得出的结论是:养老院不能求大,50张床刚刚好;养老院不能求贵,中档最符合需求。

著名养老专家乌丹星博士,给予龙福宫多年的关注。龙福宫的探索,是中国养老产业的重要样本。本期《丹说养老》,主持人乌丹星博士将对话张文革董事长,深入探讨养老产业绕不开的话题——床位。

《生命时报》联手资深学者乌丹星,打造“最解渴”的养老对话节目,构建最强大的晚年生命守望平台。拥抱生命,温暖家庭,相伴你我。

节目合作咨询:010-65363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