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房子再小也要有“书房”

本报记者  张  芳

4月23日公布的第十八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20年,我国成年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本,人均电子书阅读量为3.29本,较2019年均有上升。纸质图书阅读量和阅读时长的稳中有升,更成为国民阅读趋势的一大亮点。只是欣慰之余,我们仍应意识到,推广全民阅读的“革命”尚未成功。

《2021中国书房与阅读现状洞察》报告指出,中国人均书房面积仅0.65平方米,不足一个马桶大小。平心而论,住宅内是否设有书房、书房面积多大,受制于房价等客观因素。比如,一线城市近九成家庭没有书房,人均书房面积仅0.26平方米;而在五线城市,人均书房面积达到1.01平方米。但不能忽视的一点是,书房面积的大小,会对个人读书数量产生一定影响:有书房的家庭平均存书量为280本,是无书房134本的2倍多;过去一年中,有书房的用户平均阅读过的纸质书数量为7.46本,没有书房的用户平均阅读量则为4.45本。

这样的结果,其实不难理解。无论出于什么考虑保留了书房,其存在都会时不时提醒家庭成员,生活中应当有学习、阅读的时间。从这个角度看,你拥有的是一个大书房,抑或一个小小的阅读角,都能带来相似的效果。更进一步说,促进阅读的关键不在于有没有书房,而在于你是否有意识创造出一个安静的读书空间,并督促自己切实利用起来。倘若只是将硕大书房中摆放的成百上千本藏书,当作显示自己品味格调的道具,那么书房也便不再是“书房”了。

或许有人认为,在数字阅读形式不断丰富的背景下,万千图书都能汇集在一台小小的手机或电子阅读器上,随时随地皆可阅读,又何须一个专门空间?其间还是有差别的。随时随地的电子阅读,更多时候是在摄取碎片化信息,且容易受到交通噪音、意外干扰等外界影响;而独处安静空间的阅读,能让人更好地沉浸在字里行间,是进行深度阅读的有效形式,即便在数字化时代,这也是不可替代的。

所以,不论房屋大小,记得为读书辟出一个明亮的角落,督促自己养成阅读习惯。在闲暇的周末,泡一杯茶,翻开一本书,边读边品,不失为一种身心的双重享受。就算读完感觉没记下多少,也不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因为竹篮在流水的一遍遍冲刷下会变得愈加光滑洁净,这就是读书留下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