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城市建设要提升公卫意识

●预留应急空间 完善物资储备 做好防灾演练

受访专家: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副院长 李 迅

《自然》杂志近日刊文指出,未来新冠病毒或步入可预测模式。生活慢慢回归正轨,但人们仍不免忧虑:“下一次”会是什么时候?常态化的疫情防控将持续下去,随之而来的是,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要为常态化防疫做准备。

各地开展方舱、核酸点建设

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5月9日指出,我国疫情防控进入应对奥密克戎病毒变异株流行新阶段,要提升监测预警灵敏性,大城市建立步行15分钟核酸“采样圈”。要提高隔离点、方舱医院建设储备标准,做好规划选址和基础设施、必备物资准备,确保需要时24小时内投入使用。5月16日,国家卫健委主任马晓伟公开发文表示,早期防控能力要提级强化。收治隔离能力再加强,提前规划准备定点医院和亚定点医院、永久性方舱医院、集中隔离点。把防控的人力物质资源备足备齐,确保一旦发生疫情能迅速启用。

目前,部分地区已开始筹建永久性方舱医院。比如,江西省卫健委主任王水平称,将推进省级和11个设区市永久性方舱医院建设。截至4月25日,包括最初的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在内,全国已建成和正在建设的方舱医院近400家,床位总数约56万余张,一个月内增加了318家。

从5月底开始,全国疫情防控形势稳中向好。为了贯彻“动态清零”总方针,测核酸已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再加上北京、上海、杭州等地要求进入公共场所须查验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居民核酸检测需求不断扩大。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15城着手构建15分钟核酸“采样圈”。截至5月13日,北京12区已设置采样点9694个。深圳、杭州、武汉等地也按照步行不超过15分钟、排队不超过30分钟的原则设置采样点。

疫情使城市规划漏洞显现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副院长李迅认为,新冠疫情这场史无前例的“黑天鹅”事件,几乎影响了所有城市的生产生活,暴露出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方面现代城市韧性不足,不得不让人们重新审视城市建设管理。

“韧性”是灾害学中的概念,韧性城市是指城市系统能够化解和抵御外界的冲击,保持其主要特征和功能不受明显影响。西方城市发展的历史表明,现代城市规划与公共卫生有着密切关系。从18世纪后半叶开始,工业革命所带来的城市化使英国的城市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变。拥挤、潮湿、缺少采光及通风的居住环境,加剧了公共卫生状况的恶化,导致传染病和流行病横行。这促使英国在1848年制定了《公共卫生法》。可以说,现代城市规划的诞生就是源于改善城市公共卫生需要。

武汉作为新冠疫情初期的重灾区,医疗设施、防疫资源等不足,缺乏应急能力,这与城市规划中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产业规划、防灾措施等密切相关。不仅仅是武汉,后续多波疫情中,诸多人口密集的大城市,都在疫情袭来初期,出现城市隔离空间不足、核酸检测力量不够、运力不足等问题,让一些城市一度出现“资源挤兑”的现象。

李迅表示,城市建设的初心与使命就是保障人们安全,让生活更美好。但由于城市功能分区的布局,产业、物质、人员的高强度聚集,现代城市发生的灾害损毁程度会被放大,影响也更深。同样级别的暴雨,城市会比农村内涝严重。同理,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面前,城市韧性面临极大考验。要树立与灾害长期共生相处的应对模式,在疾控应急方面做长远考虑。比如,过去打造“15分钟健身圈”“15分钟生活圈”,现在要着手建立“15分钟核酸圈”,这是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应当纳入的城市规划内容之一。

李迅说,人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往往需要一个认识过程,过去几年的经验表明,设立永久性方舱医院,电子围栏、健康宝等技术设计,志愿者招募储备,应急物质调度,应急运力协调等,都应纳入城市应急系统考虑之中,这是城市规划在防灾减灾领域的延伸。

努力增强城市防疫韧性

大难兴邦,化危为机。城市灾害种类和影响呈现突发性、多样性、复杂性、极端性加剧等常态化趋势,人类需要常态化应对防灾防疫的韧性机制建构。当代城市结构更为复杂、人口更为密集,因此城市规划工作更具挑战。李迅表示,城市发展应充分响应公共卫生需求,从根本上着力城市规划的初心、内核与未来。他认为,健康又有韧性的城市建设应满足空间韧性、组织韧性、疾控应急韧性。要将各方面力量都动员起来,补足短板,提升风险意识。

城市空间要留白。对土地规划进行前瞻设计,城市间预留足够的生态冗余空间。布局区域公共卫生应急物资储备基地,设计紧急征用预案,便于应急状态下城市功能的转换。

公卫布局要合理。建设区域协同、网格化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如隔离点和方舱医院,做好平时和应急时的双重预案设计。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布局核酸检测采样圈,一定要便民,分布要广、点位要多。

组织调度要有力。要完善区域之间、城市之间、城区之间、医疗机构之间的应急储备物资调用机制,准确掌握各地区调度能力现状。一旦启动,要加强多部门协调统筹,保障物资、人力、运力等供应充足,保证特殊情况下居民基本生活不受影响。

社区能力要提升。社区工作如果不到位,会直接影响政府公信力。平时要对辖区内各个街道、社区、小区的实际人口情况做到本底清晰,加强基层组织和教育培训,进一步提升基层工作者的应对能力,做好应急事件演练,充分做好各方面的应急准备。

灾后恢复要有序。重视防疫的科学性、发展性,因时、因人、因地做出调整性决策。不仅城市建设标准要提质升级,增强抗毁能力,灾后如何快速恢复重建也要充分考虑到。

鼓励民众齐参与。要设立科普课堂,让灾害教育进学校,做好模拟训练,提升公民防灾减灾意识,鼓励公民自觉服从工作人员的组织管理,大力推行志愿者队伍建设。后疫情时代,防灾抗疫工作要为安全发展、高质量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等目标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