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优化肠镜,揪出肠癌病变

第24届国际消化内镜大会2月12日在德国杜塞尔多夫召开,这是欧洲最盛大的消化内镜大会。大会邀请了各国的消化内镜顶尖高手,在全球进行直播与交流。作为中国仅有的两名消化内镜受邀专家之一,于红刚在大会演示了一例直肠侧向发育性息肉内镜下剥离术,引得观看者纷纷称赞“完美!”本期,《生命时报》特邀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于红刚,为大家讲述他是如何优化肠镜揪出肠癌病变的。

于红刚告诉《生命时报》记者,他最初学习消化内科的时候,消化内镜正处于快速发展期,许多应用消化内镜的手术方式陆续发明出来,这些手术能够保证在损伤最小的情况下完整切除病灶,患者出院十分迅速,这让他深受触动。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学好、做好消化内镜:“我总想着,能好一点,再好一点,最好不过。”然而,内镜手术的难度非比寻常。仅仅通过体外控制肠镜进行病灶剥离,肠壁仅有几毫米厚度,在几毫米厚度上切开更薄的黏膜层,剥离病灶,这在以前是很难想象的。手术过程中,患者肠道本身也有活动,肠镜也会受影响,就这样在一个动态变化的环境里,每一步都需要非常谨慎,防止穿孔。于红刚也是从最初的胃肠镜检查开始学起,在成千上万次练习后,开始冲击内镜下黏膜剥离术的高塔。“最开始就是在别人下班后,自己找点物品模拟环境一个人默默地练习,”于红刚回忆道,技术稍成熟后他便开始在实验动物上尝试,再到高级内镜专家的辅助下进行手术,最后成为国内一流内镜手术专家,中间付出了十几年日日夜夜的练习,支撑他的是内心无止境的、精益求精的追求。谈起科研和临床路上的艰难险阻,他说:“管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是他最喜欢用来激励自己的一句话。

目前在我国,消化道肿瘤发病率占癌症总发病率的43.5%,于红刚指出,若能早期发现,治愈率高达95%,而内镜检查正是早期发现消化道肿瘤的必要手段。但由于我国内镜医师检查水平参差不齐、高水平内镜医师稀缺,早期胃癌诊断率仍低于20%。“中国医师少、患者多,长时间高负荷的工作有时候难免会带来一些诊疗工作上的质量问题。”于红刚说道。就直肠侧向发育性息肉来说,其在生长初期与周围黏膜相似度很高,内镜下难以区分,可能存在漏诊情况。针对漏检、漏诊等重大问题,于红刚团队联合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共同研发了基于人工智能的消化内镜质控与辅助诊断仪器“内镜精灵”(ENDOANGEL),并取得了世界级成果。

“现如今医学发展速度迅猛,我们必须结合先进的科研技术,才能真正手到病除。”于红刚向记者介绍,“内镜精灵”的核心技术实际是人工智能在消化内镜领域的应用,初期通过对上百万张图片数据进行人工智能学习(大数据的应用场景),能辨认出消化道早期癌,其他病变即使很微小也能发现。“简单说,就是帮助内镜医生识图和规范操作,完成更高质量的手术,被我们称为‘第三只眼’。”于红刚补充道。

“内镜精灵”在内镜日常工作中主要在两大方面发挥作用:一是助力消化内镜的质量控制,通过“内镜精灵”的实时监控、自动识别检查“盲区”,及时提醒医生未曾到达的检查部位,保证病灶不被漏诊;是通过监测肠镜的退镜速度,提高肠腺瘤检出率。这些措施都有力减少了人为因素对检查的干扰,保证了胃肠镜检查的质量。另一方面,对下级医院或者新手医生来说,内镜下早期肿瘤的诊断非常困难。“内镜精灵”可以实现内镜下早期肿瘤的实时诊断,诊断能力可以与经验丰富的专业内镜医师持平,由机器提供诊断更加客观,不易受人的主观性及疲劳度干扰,也大大降低了早癌的漏诊概率。“内镜精灵”是于红刚团队在追求消化内镜诊断准确度和质量路上“产学研”的成功转化,也填补了我国此前消化内镜质量监督工具的空白。

总的来说,“内镜精灵”突破了内镜检查存在盲区的世界级行业难题,突破内镜检查质量实时监察与评价的技术瓶颈,为国际同行交流提供统一标准,也确立了我国在该领域上的领导地位和话语权。同时实现了国产替代,将中国医疗AI诊疗水平带到国际领先水平,可以“卡别人的脖子”。

不满足于现状的于红刚,一直秉承着学习消化内镜时的信念,始终希望能“好一点、更好一点”。即手术做得更好一点,内镜质量提高一点,未来在内镜新型辅助诊疗方法的研发上,团队也将不断追求“百尺竿头,更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