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事关心血管健康风险!防止运动猝死,先做这项评估

受访专家: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 张海澄

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施婕

1月15日,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心血管健康与科学运动分会组织编写的国内首部《运动心血管风险的评估与监测中国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在京发布。《共识》提出,适量的体力活动能够提高心肺耐力、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及全因死亡率,但高强度的运动也可能使心源性猝死(SCD)和心肌梗死等恶性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风险升高,而每次运动前先进行心血管危险分层评估是预防心源性猝死最有效的手段。

随着全民健身理念的深入人心,人们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正不断增强,尤其是近3年,人们对健康的渴望进一步提升,运动促进健康成为国人共识,其中,大家对于耐力性运动项目(如长跑/马拉松、游泳、骑行等)的热情空前高涨。与此同时,有调查发现,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会随之增加,例如血压波动、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等。由于目前我国居民控制运动风险的意识不够,运动性猝死(即在运动中或运动后6小时内出现的非创伤性意外死亡)并不鲜见。有回顾性研究提示,国人发生的运动相关猝死大多为心源性,其中男性风险显著高于女性,主要集中在15~20岁青少年和退休人群。综合国内多项研究发现,跑步、足球、篮球是我国最容易导致猝死的3种运动。

为有效防止运动带来或加剧心脏损害,《共识》推荐,初始运动、新发症状、拟提升运动强度的人,应进行心血管危险分层及进入相应的评估流程。运动相关心血管风险分为低风险和高风险两个层级。其中,低风险状态是指,运动者与同龄、同性别的健康人群具有相同运动、相关心血管事件风险的状态。高风险状态则指的是,合并有高龄、明确的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或肾脏疾病等多种危险因素,或将参与如极限登山、高山滑雪、铁人三项等极具风险挑战的运动,导致运动者发生运动相关心血管事件的绝对风险显著高于同龄、同性别的健康人群的状态。

如确认处于低风险人群,可以不用进行特殊评估,也可进行初级评估,主要通过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来完成。经初级评估阳性者以及所有高风险人群,建议进入中级评估,通过心肺运动试验确定体能状态等。心肺运动试验结果异常者,给予运动警告,需进入专业医疗机构接受进一步医疗诊治及运动指导,并根据危险分层具体变量情况,对进入高级评估阶段者酌情选择心脏结构、心肌供血、心律失常或心脏功能相关检查。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张海澄告诉“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记者,很多心血管疾病都不建议进行高强度、对抗性、耐力性的运动,比如心肌炎急性期发作的半年之内,冠心病包括不稳定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急性期发作的3个月内,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处于不平稳状态时,有严重的心功能不全或心律失常者。

高风险人群若经评估能够进行体育锻炼,可以根据相应的运动处方及自身健康状况等制订运动计划。一般在运动计划开始的4~6周中,每1~2周将每次训练时长延长5~10分钟。当规律锻炼至少1个月后,可在接下来的4~8个月间,逐渐增加频次、强度、时间。总的来说,需逐渐增加运动量,老年人应更加缓慢。

张海澄提醒,在运动前、运动时以及运动后,运动者应时刻关注自身状态,比如有没有出现明显的胸痛、心悸、胸闷、憋气等症状。一旦出现上述不适,应立即停止运动,坐下休息。一般而言,血压波动、心率增快、呼吸困难、心绞痛等情况,均可以在休息后得到缓解,如果休息后仍然不能缓解,则需要立即就医。张海澄强调“即刻停止”的重要性:“明显的不适症状是身体发出的强烈信号,这个时候运动者千万不要有再坚持一会儿的想法,要学会‘适时认怂’。很多研究表明,长距离运动中的最后几公里往往是心源性猝死的高发阶段。”

若在运动中发生心源性猝死,身边人及时进行心肺复苏,是唯一能提高院外心源性猝死生存的因素。张海澄介绍,此时应立即帮助当事人面朝上躺平,通过轻摇肩膀、耳边呼唤等方式确认其是否丧失意识,若其没有回应,呼吸停止或断断续续,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同时请他人帮忙拨打120(如果只有自己在场,则拨打120后开免提边通话边做心肺复苏),请他人帮助寻找取回就近的自动体外除颤仪(AED)也至关重要。做心肺复苏时,可以跪在病患右侧,距其十厘米为佳,随后迅速敞开病患上衣,双手叠加用掌根部摁压其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尽可能用上身的力量按压(手臂一直保持伸直),以“用力压”(下压5~6厘米)、“快快压”(每分钟100-120次)、“不停压”(在有人轮换时尽量缩短停止按压的时间)为原则。施救前首先要确定周围环境的安全性,避免因汽车撞击等受到二次伤害。张海澄表示,有些地图和小程序能够帮助寻找附近的AED,在120到达之前,越早使用除颤仪越好。▲

责编:张宇

主编:徐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