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语:随着中国快速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产业必将成为全民关注热点和未来经济增长点。2013年国务院发布的35号、40号文件中,更是为全国养老行业指明了方向,明确了政策,扶持力度空前。在此大背景下,爱晚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生命时报社将于2014年5月16日—17日在云南西双版纳州景洪市联合主办“中国社会化养老•爱晚工程2014版纳论坛”。
生命时报-幸福养老专刊·独家报道

十大专家献策中国社会化养老

南京有这样一家养老院:人性化的居室、优雅的环境,配上图书室、棋牌室等设施,每张床位每月收费只有1500~3500元……按说,这样的养老院应该能吸引不少老人入住,但据《现代快报》记者调查,这家养老院入住率只有20%。住在这里的张奶奶向记者诉苦:“这里环境虽好,但看病拿药要跑很远。”据了解,目前社会上像这样的养老机构不在少数。一些养老机构,房子越盖越多,硬件十分完善,配套的软件服务却远远跟不上。“过优质的养老生活”,是每一个老人的愿望,如何实现它?我们请来十大相关专家,共同为社会化养老出谋划策。[详细内容]

生命时报-幸福养老专刊·心理

听听老人的心理需要

编者的话:老人要想安享晚年,除了衣食住行,还需要心灵慰藉。老伴体贴、子女孝顺、朋友往来,都能让他们更加幸福。对此,《生命时报》请来多位老年心理专家,解读老人的六大心理需要。
爱晚工程•版纳论坛-现场图集

与发达国家的老年型社会相比,我国人口老龄化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具有老化速度快、老龄人口规模大、未富先老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因此,养老财政支出增加、企业养老金负担重、老年产业发展滞后等问题凸显,集结各方面力量,打造国际化平台应对中国社会老龄化,意义深远。

澳洲康复研究院董事长、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前校长伊恩·福布斯教授对澳洲养老服务发展及趋势也进行了介绍,他认为澳大利亚建立的养老系统可以给中国提供很好的借鉴意义,要意识到谈论养老建筑和设施前必须先仔细地考虑服务问题。只有确信有特殊需要时,再开发养老住所。

中国入世首席谈判代表、原外经贸部副部长龙永图表示,老龄化浪潮正改变着全球的人口结构,影响着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我们一方面无法回避老龄化社会日益增大的挑战和冲击,另一方面也应该从各方面做出积极应对。

北京吉利大学健康产业学院院长、爱晚工程副总裁乌丹星认为,国家层面,应尽早出台可落地实施的有效的法律法规;企业层面,则需要修炼“内功”,对养老产业进行更多研究;个人层面,社会化养老的理念尚需进一步建立,年轻时,就应开始为养老做准备,规划好自己想要的养老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