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上厕所别超过这个时长!做好5个细节让排便更顺畅

卫生间,是这届成年人的“避难所”,短短几分钟的如厕时间,就可以在忙碌的节奏中得以喘息。

很多人拿着手机,一待就是十几分钟甚至半小时,常常是蹲到腿麻站不起来……就是这样的习惯,在悄悄伤害身体健康。

排便的最佳时长是多久?什么姿势最有利于健康?怎么才能让如厕过程更顺畅?专家为你一一说清。

受访专家: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 徐志洁

中日友好医院肛肠科副主任 郑丽华

北京世纪坛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主任 罗成华

本期编辑:王晓晴

排便时间长让全身受伤

如果你总是把如厕时间当做放松,时间过长,这5种伤害已经悄悄盯上你了。

容易便秘

排便时看手机或报纸,会将注意力分散,一心二意容易让便意消失,导致排便困难,久而久之便成了便秘。

导致痔疮

排便时间延长,腹压增加,静脉回流受阻,肛门局部充血水肿,容易引起静脉曲张,易形成痔核,引发痔疮长久不愈。

不利于颈腰椎健康

如厕时,身体会不自觉前倾,颈椎受到的压力更大,导致颈椎前屈度发生变化,尤其是蹲便,让椎间盘所受重力不断增大,时间久了可能会诱发腰椎间盘突出。

下肢静脉血栓

当蹲厕所超过15分钟以上,肌肉长时间不动,收缩会相应变慢,导致静脉的血液流速减缓,容易出现腿部肿胀、发麻,可能会形成下肢静脉血栓。

突然站立易发生危险

长时间排便,容易使血液向下流,突然站起来,导致脑部供血不足。心脑血管病患者可能会由于在蹲厕所时间过长,导致血压升高、脑供血不足而诱发了急性心梗、脑中风甚至猝死。

健康排便的3个原则

时长控制在5~10分钟内

每次排便应控制在5~10分钟内,如果超过10分钟还没排出来,就别太强求。

老年人若很难在10分钟内解决,可站起再坐下,把时间间隔开,绝不能一次蹲坐半小时。

有便秘的人不宜超过10分钟,已经有痔疮的病人,更应缩短排便时间,建议不超过3分钟。

一天不超过3次

两三天排便一次或一天1~3次都算正常范围。每天排便1~2次比较理想,但这不是衡量胃肠道健康的唯一指标。大便的形状、颜色,以及人们的自身感受也很重要。

不少人常在饭后排便,这是因为肠胃蠕动加快,产生胃结肠反射,让人产生便意。

如厕姿势很重要

从生理学角度来说,当直肠肌与直肠形成的肛肠角度越大、直肠越直时,排便越顺畅。

蹲姿:促进排便

蹲着时,肛肠角可达到100~110度。此外,下蹲时腹部压力大,可促进排便。

坐姿:适合老人小孩、慢病患者

蹲着时腿部和膝盖受力较大,容易发生滑倒、骨折等意外,因此坐姿排便适合体力相对较弱的老人和小孩。有心脑血管病的人也最好是坐便如厕。

如果感到排便困难,脚下可以踩一个小板凳,上身微微前倾,可以增加腹压,有助于顺利排便。

5个习惯让排便通畅

便秘就像堵车一样,让人既痛苦又焦躁。养成下面5个好习惯,让排便通畅起来。

养成固定排便习惯

固定时间排便,有助于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比如晨起后或早餐后如厕。

最好每天大便一次,有便意时及时如厕,避免久忍大便等。即使没有排出来,也要定时蹲厕所。

排便时要专心,不要看书玩手机,一心二用会分散注意力,降低对肛门肌肉的精密控制。

常做舒缓运动

从事久坐、久站、活动少等特点工作的人,要坚持运动。

需要提醒的是,运动量大时出汗较多,若不能及时补充水分,反而会加重便秘。建议多做散步、慢跑、瑜伽等舒缓运动。

此外,每天做1~2次做提肛运动(收腹,慢慢吸气,同时向上收提肛门),每次3~5分钟,增加血液循环,促进胃肠道蠕动,减少盆腔充血,有助改善痔静脉回流。

避免长期精神紧张

生活节奏快、常熬夜加班、精神压力大……长期处于这种疲劳状态,使得交感神经兴奋,抑制了胃肠道蠕动,造成肠道传输缓慢,久而久之会导致便秘。

学会“挑食”

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芹菜、白菜、菠菜等含纤维素多的蔬菜,以及蜂蜜、黑芝麻、核桃仁等食物,增加大便容积,促进肠蠕动。

外出旅行时喝水

有些人在家排便正常,一出门好习惯就被打乱。当人们旅行或穿越不同时区时,会影响生理节奏,进而导致肠胃功能失调,此时可以喝大量的水,有助于保持肠胃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