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神经母细胞瘤患者关爱沙龙在京举办

“学跳舞,吃小猪佩奇麦芽糖,去月亮上旅行,和妈妈一样穿漂亮的裙子……”这是5岁女孩小惟的愿望清单。然而,神经母细胞瘤的突然来袭,摧毁了一家人原本的甜蜜与快乐。在国内对于高危神经母细胞瘤尚且缺乏有效疗法的困境下,一次为帮助小惟和更多患儿的“生命接力”正日夜兼程地展开。

2021年3月21日,围绕小惟的故事,一场神经母细胞瘤患者关爱沙龙活动在京举行。十多位患儿与家长来到现场,和儿童肿瘤临床专家、公益组织、政府和企业各方一道,分享诊治经历与现实痛点,探讨如何通过各方合力,推动药物可及性的提高,为更多患儿带来希望。

天津市肿瘤医院赵强副院长、闫杰教授,北京儿童医院王焕民教授,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管理局刘哲峰副局长,深圳市拾玉儿童公益基金会秘书长李治中博士,多位患者与家长代表,以及百济神州副总裁刘焰女士等嘉宾共同参与了分享。

赵强副院长介绍,神经母细胞瘤是一种儿童颅外实体瘤,发病数约占我国所有儿童恶性肿瘤的8%~10%。神经母细胞瘤患者的年龄通常在15岁以下,近一半患者发病时还不到2岁。总体而言,神经母细胞瘤较为罕见,据欧美国家数据推测,我国每年约有3000名儿童确诊神经母细胞瘤。由于恶性程度高、疾病进展迅猛且治疗难度大,神经母细胞瘤常被称作“儿童肿瘤之王”。尤其对于高危及复发难治的患儿,临床上的治疗手段效果不佳,远期生存率较差。

闫杰教授说:“小惟的故事源于临床中一位患儿的真实经历。很遗憾,由于疾病进展太快,尽管各方付出了巨大努力,孩子最终没能用上新的治疗方案。但令人欣慰的是,在这次探索过程中,我们为更多的孩子开辟了一条新药引入的‘生命通道’。目前,我们的患儿已经能够通过绿色通道获得新型的免疫药物治疗。衷心希望有更多患儿能得到救治,有机会像其他孩子一样健康成长。”

北京儿童医院王焕民教授表示:“相比发达国家,目前我国儿童神经母细胞瘤治疗水平亟待提升,针对远期生存率低、创新药物研究不足等挑战,我们希望重点推进临床研究,并尽快开展神经母细胞瘤等儿童肿瘤的大数据分析,为探索更符合我国患儿实际的治疗方案提供支持。虽然神经母细胞瘤是一种十分凶险的罕见肿瘤,但它可以治愈,而实现这个目标需要我们长期投入、共同努力。”

针对我国神经母细胞瘤患儿的迫切临床需求,2020年初,百济神州通过与EUSA制药合作,引入GD2单克隆抗体药物达妥昔单抗β,它是经过优化的新一代GD2单克隆抗体,可通过与神经母细胞瘤细胞过度表达的特定靶标GD2结合,诱导双重免疫机制,使肿瘤细胞裂解和死亡。在目前国内尚未正式批准的情况下,为了尽早让国内患儿得到新药治疗,通过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一系列创新政策,该药提前在国内“绿色通道”落地,为我国神经母细胞瘤患儿带来了生机。(张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