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四部门联合发文:健康学校须满足9个条件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教育部、市场监管总局、体育总局联合组织制定了《营养与健康学校建设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要求各地区通过试点先行、以点带面,切实推动学校营养健康饮食服务整体水平的提升。

《指南》规定了建设营养与健康学校在基本要求、组织管理、健康教育、食品安全、膳食营养保障、营养健康状况监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运动保障、卫生环境建设等九个方面的内容。其中,健康教育一章要求,以班级为单位的健康教育课程开课率达到100%,每学期至少6学时;食品安全一章提到,学校食堂要实施“明厨亮灶”及分餐制度,建立学校相关负责人陪餐制度和家长陪餐制度;膳食营养保障一章建议,学生餐每餐供应的食物要包括谷薯杂豆类、蔬菜水果类、水产畜禽蛋类、奶及大豆类4类食物中的3类及以上,食物种类每天至少12种,每周至少25种,尽量减少煎、炸等可能产生有毒有害物质的烹调方式,逐步降低盐、油和糖的用量;营养健康状况监测一章要求,建立健全学生健康体检制度,并将体检结果及时反馈家长;运动保障一章要求,学生每天在校需进行至少1小时阳光体育运动,包括但不限于拉伸练习、平衡灵敏协调练习、心肺耐力练习、力量练习、脊柱健康练习和骨质增强型运动;卫生环境建设一章要求,教学和布置作业不依赖电子产品,每间教室至少配置2种不同高低型号课桌椅,根据学生座位视角、教室采光照明状况、学生视力变化及卫生防疫要求,每月调整学生座位与间距,每学期个性化调整课桌椅高度。

教育部体卫艺司负责人在解读政策时表示,《指南》的制定将促进营养与健康的理念融入公共政策制定实施的全过程,其目的和意义在于:一是适应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需要,关注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从食品安全、合理膳食、科学运动等多个维度提出规范化要求,以全面促进学生健康;二是推动学校营养与健康工作,以中小学校为突破口,通过建设和推广,营造校园健康氛围,引导师生不断增强营养与健康意识;三是通过营养与健康学校这一窗口,搭建从学校到家庭再到社会的传递链,传播正确的健康知识和行为,加快全社会形成健康生活方式。事实上,从1995年起,我国就积极响应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学校健康新理念,北京、广东、浙江和江苏等省市相继开展健康促进学校试点工作;2006年起,全国开展了“营养与健康学校”创建工作;2017年,我国8个省(区、市)的部分中小学启动“营养校园”试点创建工作。不过,前期营养与健康学校类似的建设主要侧重健康环境营造、健康技能培养和卫生服务等方面,在膳食营养保障、食品安全、营养健康教育、运动保障等方面相对不足,《指南》弥补了相关内容的缺失。

值得注意的是,《指南》是学校开展营养与健康宣传教育、合理膳食指导等工作的技术性文件,鼓励学校参与,并非强制性执行。若要建设营养与健康学校,则应当依据《指南》全面落实。▲(本报记者徐文婷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