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直播行业亟需激浊扬清,净化网络环境

本报记者  董长喜

直播平台如今火得一塌糊涂,不少人将其视作捞金成名的捷径。为了吸引眼球、博出位,很多主播绞尽脑汁,甚至不惜击穿底线。前不久,一些主播追蹭“亚洲野象北上迁徙”的热度,不仅追着象群跑,甚至还吃大象的“剩饭”,令人大跌眼镜。

一个新兴事物的出现并广为流行,必然有其自身价值存在。手机直播简单、直接,能给用户带来前所未有的真实感、体验感和参与感。不可否认的是,多数直播内容积极向上,传播正能量。他们有的唱歌跳舞,给人以美的享受;有的展示绝活绝技,让人们大开眼界;还有的靠特殊才艺分享自己的快乐……但同时,也有一些偏离正路的内容开始泛滥,其中不乏一些靠脏话连篇、摆阔炫富、低级趣味、中伤他人,甚至胡编乱造离奇内容来获取关注,毫无底线可言。

在网络直播平台,有不少以打着“调解情感纠纷”的名义,吸引广大中老年群体的情感主播,直播内容游走于法律边缘。在直播间,主播通常称粉丝为“家人们”。对待“家人”,他们常常打着接受求助的名义,以电话连线或进入现场的方式,帮别人解决情感问题或家庭纠纷。有的内容渲染苦情或家庭暴力,从婆媳关系到伴侣出轨,从老人赡养纠纷到儿女被后母虐待;有的剧情颇为“狗血”,诸如年轻女孩嫁给傻子却被后妈跟婆婆一起欺负,恶毒妈妈不管瘫痪丈夫还要把女儿嫁给46岁大叔,儿子去世一年儿媳突然怀孕……这些极其恶俗的内容,被主播当成“连续剧”长时间讲述,可有心人士一调查却发现,都是凭空捏造的。

同时,这些直播暗藏陷阱。主播常常进行虚假宣传与情感裹挟,引诱缺少判断能力且信任主播的中老年群体下单,而产品多为次货、假货,甚至直接骗取钱财。有网友称,父母沉迷于看情感主播,“每天抱着手机从早上睁眼看到晚上睡觉,成天听些剧情狗血离奇、负面情绪堆积的故事,几乎成了‘网瘾’。”也有网友在得知真相后疾呼:“这种行为堪比诈骗!”

互联网是一个特殊的公共空间,直播内容可以丰富多彩,但法律永远是最基本的底线。除了禁止色情、暴力、教唆犯罪等违法内容,监管部门应建立良好的淘汰机制,激浊扬清,净化网络环境。对一些明显偏离公序良俗的行为加以纠正,必要时进行制止。有关部门应尽快出台相应规章制度,对网络直播平台和主播都要做好监督。最重要的是,要加强网络主播的准入门槛,不能仅以流量作为唯一评判标准。给予“正能量”主播更多关注,而不让博眼球的低俗主播分割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