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辞职尽孝并不理智!应从个人工作、生活实际出发

本报特约评论员 孔之见

家住山西太原的范范,毕业后去福建做了新闻主播,但在异地工作期间得知母亲生病,他便辞职回家照顾病母。返乡后,他虽然没有找到更好的工作,感受到了落差,但他觉得,陪伴父母更重要。范范的举动一度上了新闻热搜,也引发人们对“孝顺”与“职业追求”的热议。有网友表示,“难道不陪在父母身边就不孝顺吗?”还有些自媒体以此为例,声称“百善孝为先,什么工作和金钱在亲情面前都一文不值……”

俗话说“自古忠孝两难全”,如果从工作角度理解,“忠”于工作似乎永远和“以孝为先”难以统一。但关键是,在面对工作和尽孝时,到底是秉持一种理性的态度还是“走死胡同式”的选择。为了职业发展而不得不放弃陪伴亲人与为了尽孝而放弃工作,原本就不是一道非此即彼的单项选择题,也不是一道能简单确定孰是孰非的判断题。不同选择可能因为不同的现实情况,有其存在的理由与可能。比如,某人身在他乡发展,其年迈父母身居老家卧病在床,但其总能抽时间陪伴父母,平时还雇请护工照料父母,时常通过电话、视频与父母联系,这能说没有尽孝吗?更何况在通讯高度发达的今天,无障碍沟通都不再是难题,难道尽孝就非得让人放弃职业发展、义无反顾地回到父母身边吗?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如果为陪伴父母而放弃职业发展,这对自身的前途和发展是不负责任的。由此导致的收入锐减、开支陡增、懊恼熬煎等,让尽孝变得无奈,同时也无形中损减了尽孝的美好初衷。孝敬倘若是建立在儿女不计任何代价的付出与放弃上,难免会有些偏颇,也难显亲情的温暖和动人,最终只会成为一种让彼此痛苦的道德绑架。

职业发展和尽孝并不是不可调和的对立矛盾,只要经营到位,理性平衡,也能做到尽善尽美。一方面,职业发展是个体必须重视的前途与未来;另一方面,身为儿女,要多站在父母的角度去想想他们需要什么,在选择职业时可以提前考虑家庭实际情况。比如,家里长辈多、父母身体不好且自己又是独生子女的情况下,如果有同样的就业选择,不妨选择离父母近的地方就业;实在无法解决工作与尽孝矛盾时,可以动员父母跟随自己生活。

总之,如果单单以尽孝来进行道德绑架,让自己的未来发展困在父母身边,不仅让尽孝变了味,更是平添了更多痛苦和烦恼。每个人的实际情况都不一样,应当从个人工作、生活的实际和家庭实际出发,走好二者之间的平衡木,找到让自己心安、让父母宽慰、让尽孝呈现最佳善意的平衡点,这才是首善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