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父母别变成孩子的压力源,3个阶段各有重点

受访专家: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雷  雳

本报特约记者  李  爽

多数孩子进入大学前主要在学校——家里“两点一线”奔走。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雷雳指出,要探究家庭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就要从家庭具备的功能说起——经济功能,提供衣食住行;社会教化功能,鼓励学习、发展自尊、培养同伴友谊、提供和谐稳定的环境。如果家长不当干涉或错误引导,就会成为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压力源”。

幼儿园阶段:主动性被限制,犯错易生内疚感。幼儿阶段的孩子身体运动能力有所发展,在对世界好奇心驱使下出现探索的举动,但由于对生活潜在危险不够了解,容易出现意外伤害,比如在家中攀爬摔倒、运动玩耍不看路等问题。一些家长对此类状况过于担心,于是限制孩子探索的主动性。孩子由此变得畏缩不前,担心犯错。父母的责备无形中成为其前进中的压力源。

安全很重要,但家长作为监护人,应当这么做:1.分析孩子所在场景可能的风险因素,提供必要保护,比如运动前帮其穿戴护具、过马路牵手走。2.和孩子反复介绍注意事项,教会孩子分辨危险因素。3.对孩子的尝试和失败要有耐心,而非强迫和限制。比如教孩子交通安全常识,带其过马路时顺道认识红绿灯、了解交通规则,而不是在孩子脱离自己视线后一味指责。

学龄儿童:学习被迫赶进度,被否定心生挫败。对知识的学习掌握,应当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但不少家长操之过急、揠苗助长,让孩子提前补习多学科课程。有些孩子缺乏必要知识储备和良好的思维认知发展,常因学不会而感到自卑。除学习外,孩子在生活中尝试帮忙做家务,家长指责“学习不行打扫卫生也不行”,由此剥夺孩子的尝试机会,也放弃了教给孩子掌握生活技能的机会。更有家长甚至干预孩子交友,长此以往孩子被否定产生了强大的挫败感。

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1.家长应了解“学习并非一切”,鼓励孩子学习和参与生活技能,如餐桌准备、房间收拾等。2.提前学知识不如学自我管理。教会孩子管理时间,无论玩还是学习都要专心,什么时间就做什么事。3.常鼓励做事过程中付出的努力,让孩子产生自豪感,积极心态会让他们重视自身的责任,形成更强的责任心。

中学青少年:重视自我认同,负面反馈成桎梏。处于初高中阶段的青少年追求独立和自我,总想做点什么事情让他人觉得自己与众不同,于是在大家眼里就变成了“逆反”。不少家长习惯“提出要求和期望,孩子照做”的思维惯性,到了这个阶段也没有清晰地认识到孩子在长大,没有逐渐放手,依旧事事干涉孩子的决定,并对孩子的奇思妙想不以为然。需要提醒家长的是,家长一句看似简单的否定,对孩子来说可能会上升到“否定自我”这个高度。父母如果一直负面反馈,久而久之孩子感受到桎梏而产生压力。当然,也有极少部分家长给孩子的自由太快太多,过于放任,这也会让孩子感到被抛弃。

青少年时期的孩子敏感、自尊心强,家长要格外注重交流方式。1.端正孩子学习观念。很多家长接孩子时总习惯性帮忙背书包,有时还会说“上学辛苦了”,其实都在隐隐向孩子传达“你在为父母学习”。这是不对的,应让他知道学习是自己的事情。作为家长,提供安静的环境、满足衣食住行即可,而非帮助学习。2.鼓励努力而非天资。家长是孩子的重要参照,心理学上有说法叫“自我实现的预言”,即你说我笨就笨给你看。家长应多点鼓励,但要鼓励努力,而不是聪明。因为努力是可控的,比如通过认真写作业、上课认真听讲可以实现。3.关注孩子的想法。孩子在长大,家长的角色也应转换为孩子的朋友,平等沟通,家长此时应该多听少说。多关心他们的情感困扰、倾听他们的心声,让孩子感受到与家长的沟通是安全、舒心、放松的,这样才不会把他们越推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