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夏天运动,有人不宜出大汗

夏天到了,人们动一下就容易出汗,更别说运动了。但有些人喜欢夏天运动,感觉十分舒服。对此,专家提醒,夏天运动出汗有好处,但要把握好度,这样才有利于身体健康。

江苏省中医院骨伤科运动医学中心副主任医师袁滨说,出汗是人正常的生理过程,当体温高于37℃时,人通过出汗散热调节体温。出汗又分主动和被动两种,运动出汗是主动出汗,而人紧张时的出汗为被动出汗。北京体育大学运动与体质健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授张一民说,人在运动时会产生各种代谢产物,比如乳酸、酮类物质,代谢废物在体内堆积多了,会让人产生疲劳感,这时身体通过出汗(水盐代谢途径),把多余的代谢产物排出去,促进新陈代谢,人会觉得清爽舒服。

但出汗太多会损失大量水分,同时钾、钠、钙、镁等离子也可能丢失过多,造成电解质紊乱,使血容量下降,出现心慌、血压降低、头晕头痛等症状。天气炎热出汗过多还可能脱水,造成中暑。这时要先停止运动,在阴凉处休息,可喝点淡盐糖水来补充水分和能量。

江苏省中医院普内科主任、主任中医师陆为民说,是否出汗过度,与每个人的体质有关,看个人的承受能力和感受,所以是因人而异的,主要看是否有疲劳等不适感觉。比如体质虚弱的人,头上有汗珠也许就过度了,而身体素质好的中青年人,大汗淋漓也不一定觉得累,就不是过度。中医理论称,“阳加余阴,谓之汗”。意思是说,汗属阴,汗只有加上阳气的推动才会排出来。如果出汗太多,会损伤阳气和津液,伤害身体。人运动出汗,如果感觉乏力、想睡觉,就是过度了。如果白天没怎么运动,也容易出汗,可能是气虚或阳虚,需要调理。

陆为民说,夏天运动出汗,大致可分为微微出汗、有汗珠滴下、有汗水流下、汗流浃背四种程度,要根据自己的耐受度,调整运动量、运动强度、运动时间。任何人都不适合一开始就做剧烈运动,要循序渐进,比如老人从散步到慢走,从慢走到快走或正常跑。年轻人逐渐加大运动量多出汗是有好处的,但不主张老年人运动到大汗淋漓,有基础疾病的人尤需注意。此外,何时运动也很重要,夏季运动避开高温闷热时段,最好在早上6:00~9:00,或下午4:00~7:00之间,气温在27℃~30℃之间,运动半小时~1小时较好。

心率是反应运动强度和持续时间的简易指标,一般为最大心率(220-年龄)的60%~80%,年轻人如果运动心率达到160~180次每分钟,运动强度比较大、出汗较多,不要喝水过猛,否则增加心脏负担。老年人运动心率建议控制在120~140次/分钟,感觉微微出汗或有些汗珠即可。

张一民教授说,运动时为了防止出汗过度,关键是补水。运动前半小时~1小时,可以补充带能量的运动饮料,大约200~400毫升,保持体液平衡和渗透压的稳定。运动中补水要少量多次,每次喝1~2口水(普通温水即可),每次约50~100毫升,不让自己感到口干口渴为宜;如果喝太多,胃肠负担重,运动会感觉不舒服。运动后,最好先休息一会再补水,可选择低渗透压的运动饮料来补充电解质,一次喝100~200毫升即可。运动前中后都不鼓励大口补水,也不要喝冷饮或过甜过咸的饮料。

需注意的是,出汗后不能洗冷水澡,也不能马上进入空调房,待呼吸逐渐平稳、汗落了再洗澡,水温不宜过热,可用点沐浴露,清洁皮肤。洗完后,可以涂些油性较低的润肤乳。夏季运动,选择速干衣比纯棉衣服更舒适,避免汗多衣服贴在身上受凉感冒。避免出汗过度,体虚的胖者可用黄芪泡水,瘦人可用西洋参泡水,也可按揉几个保健穴,比如足三里(外膝眼下三寸)健脾,三阴交(小腿内侧,足踝尖上3寸)滋阴,涌泉穴(足底非足指部位上1/3处正中)引火归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