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手臂开始发麻发冷,就不好治了

本报特约记者   黄怡辛

受访专家: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   姜迎萍   □资深物理治疗师  陈伟标

临床中,肩周炎、鼠标手等“上肢病”常有一套完整的发病流程——沿着“酸→痛→僵→麻→冷”的顺序发展,一旦患者出现了麻、冷的情况,可能就麻烦了。

酸:“上肢病”启动。用力时,力量积蓄在关节周围,因此上肢问题往往最早出现在肩、肘等关节的周围区域,最初表现为酸。如果上肢长时间维持一个姿势,尤其是不当姿势,或过度锻炼、体力劳动后,关节周围肌肉疲劳过度,出现慢性损伤或过多的乳酸堆积,便会“发酸”。

痛:机体发警告。酸只是身体的一种临界状态,如果未被及时干预,继续发展,就会产生痛。疼痛不是疾病,而是人体的自我防卫机制,可以说是一种“警告”。长期肌肉紧张劳损、发炎时组织肿胀、组织结构错乱、不正常组织增生、肿瘤的压迫等,都会导致“痛感”。

僵:疾病拖久了。僵硬不是“一下子”形成的,以肩关节粘连为例,早期通常是运动时出现疼痛,让人不敢动,接着关节活动度下降、肌肉等软组织延展性降低,痛感越来越强,让人更难去活动,导致恶性循环,最终逐步粘连。当患者因关节僵硬来院就诊时,说明疾病已拖了较长时间,恢复过程比单纯疼痛漫长得多。

麻:神经被压了。麻是神经被压迫、传导受影响的表现,已是较严重的时期。比如腕管综合征(鼠标手)的麻,诱因分两种,一种是腕管内容物发炎引起腕隧道内压力变大,导致神经被压;另一种是腕骨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使得腕隧道内的压力相对变大导致的。

冷:血液难循环。从筋膜学说的角度来看,当人体内的筋膜组织滑动性下降,会引起微循环变化,导致手指发冷。但神经、血管病变后导致血液循环供应障碍形成的冷,与筋膜导致的冷完全不同。如果这种冷伴随在麻木后出现,说明病情非常严重了。

不过,这个过程并非完全固定。有时“麻”的下一病程是“木”,表明神经传导受阻滞了;“冷”可能单独出现,也可能不出现。

防范“上肢病”,首先要避免上肢长时间维持一个姿势,尤其是不当姿势;避免不科学的锻炼,比如不正确的握拍姿势,运动后没做好放松等。一旦肌肉发酸,要及时进行干预,具体方法为:将肌肉拉伸至绷紧,维持15秒左右,重复做3~5次;同时可热敷酸处20分钟,有助缓解酸胀,避免发展成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