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教育专家、中国性学会家庭性教育专委会委员 王晓斌
近日,网络上关于“带小男孩去女厕所和女更衣室”的新闻引发热议。不少家长认为孩子还小,什么都不懂,为了安全和方便才这样做,引起其他人反感。其实,这种做法不仅伤害了别人的隐私和尊严,还是性教育缺失的表现,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对于孩子几岁开始有明确的性别意识,没有统一的年龄标准。但性教育应该越早越好,最好从零岁开始。当孩子开始意识到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时,就会注意观察自己的身体和其他人有什么不同。我们会发现,幼儿阶段的孩子在家里会透过门缝偷看长辈上厕所、洗澡或换衣服,这是因为孩子对身体的好奇心所致,想看看不同性别和年龄的人的身体差异。这时,便是父母对孩子进行性教育的好机会,可通过绘本、网络图片等形式引导孩子。当然,也可以坦然告诉孩子:“这是我的身体,是我的隐私,在我不愿意时你不能随意看。”让孩子明白,隐私是可以拒绝被别人触碰和观看的,同时让他学会尊重别人的身体权。家里这样,公共场合更是如此。
父母带着异性孩子上厕所或更衣室,怎么做才能避免尴尬?如果有独立小间,那就可以相对保护隐私,告诉孩子把门关好,并且不可以去开其他人的门,也不能蹲下身去偷看其他人上厕所。如果是敞开式厕所,要告诉孩子不要把目光锁定在他人身体和隐私部位上,同时告诉孩子身体的每一个部位都是平等的,如果不小心看到了他人的隐私部位也没关系,不要为此感到羞耻或自责。如果别人对孩子投来异样眼光,家长要引导孩子正确看待、坦然应对,不要觉得羞愧。家长也可在孩子如厕或换衣服时象征性地帮忙遮挡一下,一个看似简单的保护孩子隐私的动作,是很好的性教育课。
对于几岁不能跟异性家长洗澡或上厕所,也没有统一年龄划分,关键看彼此是否同意、是否感觉自然。如果孩子不愿跟异性父母进澡堂、浴室,家长要尊重孩子,找寻其他方式。
最后要强调,针对家长带异性孩子进浴室或厕所的现象,我们不仅要考虑孩子的感受和成长,同时也要顾及浴室和厕所里其他人的感受。因为,引导孩子尊重他人的身体权和隐私权,与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同等重要。如果孩子在幼儿园都能独立上厕所了,那么家长要敢于放手,培养孩子独立自主解决问题和保护自身安全的能力,这样孩子才能更加适应公共环境的规则。
家长平时如何对孩子进行性教育,建议做到以下两点:
一方面,给孩子树立“身体权”概念。让孩子认识自己的身体,告诉他男女生理构造的不同之处、大人小孩的不一样,有意识地告诉孩子什么是“身体的界限”,身体每一个部位只要自己不同意都可以拒绝别人触摸;同时,学会尊重别人的身体。家长教育过程中,不要刻意制造“性别界限”,比如让孩子和异性保持距离,因为这样会加重性神秘感,激起孩子更大的好奇心。
另一方面,教孩子尊重“身体权”。日常生活中,家长不要有性别刻板印象和性别歧视,以免无形中给孩子渲染错误的性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