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将体育融入生活细节

受访专家:成都体育学院运动医学与健康学院副院长、教授 廖远朋

本报实习记者 牛雨蕾

日前,国务院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以下简称《计划》)。它是十四五期间“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总体指导文件,是积极推动体育和其他行业的融合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健身和健康需求作出的部署。

我国人民群众健身热情虽日益高涨,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建设收获满满,但健身痛点问题仍然突出。没有意愿、没有时间、没有合适的场地是各类群体健身路前的三座大山。首先,“能坐着绝对不站着,能躺着绝对不坐着”是很多人的生活习惯,健身自然而然就被推到了不太重要的位置;其次,繁忙的学业或工作、家庭的责任也让他们几乎没有时间去运动;最后,当大家下决心要运动时,又面临缺少健身场地等问题,“没地儿健身”让运动成为无源之水,难以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要。

上述痛点并不是单纯的体育问题,想要破解难题,就要将体育融入生活细节。

一方面,将体育融入生活细节,首先要解决“去何处健身”的问题。该《计划》指出要“加大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供给”“营造全民健身社会氛围”为中青年人提供更便利的健身条件。“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推进青少年体育‘健康包’工程”为“双减”计划后科学填充中小学生课余时间提供了方案。“提高健身设施适老化程度”“研究推广适合老年人的体育健身休闲项目”充分满足了老年人群日益增长的健身活动需求。此外,《计划》还特别关注到残疾人群体、农民和妇女群体,致力于满足他们的健身需求。

另一方面,将体育融入生活细节,要进一步将体育同其他行业深度融合。《计划》首次提出了“体教融合、体卫融合、体旅融合”三大融合。“体教融合”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增加体育课程在教学中的占比、丰富体育教学项目,让青少年儿童真正参与到各种体育运动中;二是加强体育思想教育,培养儿童青少年形成“主动锻炼、终身运动”观念。“体卫融合”主要推动我国的健康事业实现从“治疗疾病”到“预防疾病”再到“消灭疾病”的转变。卫生部门要主动花更多时间、更多资源服务于大健康的工作,推动健康服务高速发展;还要积极利用健康工作的红利为医疗系统减负,形成正循环,实现利益最大化。“体旅融合”以体促旅、以旅兴体,让全民健身有了新平台,推动了旅游行业朝向休闲旅游、体育旅游的转变,必然成为潮流趋势。相关部门要积极发展体育旅游硬件设施,打造体育小镇、规划体育旅游特色线路;做好休闲体育宣传工作,推动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正所谓,远方很美,跋山涉水需要强健体魄。

最后为了营造社会氛围,《计划》还倡导探索建立全国统一的“运动银行”制度和个人运动码。作为一种号召全民参与健身、增加运动时间的新手段、新方式,以提升群众参与健身活动的积极性、让运动变成我们每一个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真正将体育融入生活细节的一大创举。

毛泽东曾说“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即想要让人们的精神变得文明,应该先让他们的身体变得更加强健。强壮健康的身体,是创造文明、改变世界的前提。因此,发展体育运动不仅是为国争光,为科技助力,也是民族提高凝聚力,国民提高身体素质的重要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