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消除有形无形歧视,“无障碍环境”需要每个人的努力

本报特约评论员 张铁鹰

8月24日,东京残奥会开幕。此前,中国代表团已经连续四届荣获残奥会金牌榜与奖牌榜双第一,给世界留下一骑绝尘的背影。许多中国残疾人运动员也在残奥会上,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开幕式上,和男运动员王浩共举五星红旗步入体育场的周佳敏,就因在2016年里约残奥会上,夺得复合弓公开级个人赛、混双金牌而大放异彩。

体育为所有心怀梦想的残疾人运动员,打开一扇通往广阔世界的大门,也为他们插上了梦想的翅膀,助其找到人生方向。可走上残奥赛场的残疾人毕竟是少数,更多的残疾人则是在平凡的生活中努力地拼搏着。

十多年前,笔者在报纸上发表过一篇短文《飞人》,介绍了9岁时不幸遭电击而失去双臂的赵钦忠。没有了双臂,赵钦忠便用脚代替手。他用脚写作业,用脚拿东西,用脚修理电器。无论是装卸螺丝,还是焊接电器元件,他用脚操作的熟练程度一点都不亚于正常人。后来,他开办了一家电器维修店,成功证明了只要心中有理想,即使没有“翅膀”,照样也可以飞翔。

残疾人远比我们想象的强壮,比我们想象的美丽,而其强壮与国运紧紧相连,其美丽更与时代同步。可以说,没有过去几十年来,党和政府对残疾人的关心,没有从政策层面对残疾人事业的完善,没有全民对残疾人融入社会的重视,残疾人就不可能有今天的强壮,今天的美丽。比如,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规划纲要》,过去5年就对增进残疾人民生福祉、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帮助残疾人和全国人民一道共建共享全面小康社会,发挥了重要引领和促进作用。

“生命以痛吻我,我仍报之以歌。”在对残疾英雄们表达钦佩和敬重的同时,我们也深深感到,残疾人的痛,不仅仅源于身体的残缺,还源于心理的伤害。比如,坐轮椅的残疾人打车,有时会遭遇拒载,因为司机嫌其上下车太费时间;在一些城市,盲道至今仍是摆设,残疾人出行还有不少困难。

残疾人因歧视、忽视、情感疏离等遭受的痛,是社会之痛,是文明之痛。关注残奥会,为残奥英雄加油、喝彩,是对残疾人融入社会的促进;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给予每一位残疾人必要的帮助和尊重,应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残疾人融入社会的程度,标志着社会的文明高度。消除有形无形的歧视,从各方面打造“无障碍环境”,需要每个人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