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积极推进罕见病的医保覆盖,给“企鹅宝宝”插上希望的翅膀

戈谢病是一种罕见病,患病率仅为1/50万~1/20万[1],患者多数在儿童期发病,由于他们肚大如鼓、行动不便,这些孩子也被称为“企鹅宝宝”。

2010年“六一”儿童节前的早上,梁晓无意中摸到了女儿琳琳的肚子,发现她的肚子非常硬,就带着琳琳在当地医院简单检查了一下,医生却郑重建议梁晓带孩子到大医院好好检查。

“不敢相信!”琳琳在沈阳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戈谢病后,梁晓只觉晴天霹雳。梁晓不太相信这个结果,又带着琳琳去了北京儿童医院再次检查,结果并未改变。

2/3的戈谢病患者在儿童期发病

作为北京医学会罕见病分会委员,身为遗传学博士的孟岩医生是琳琳的主治医生,长期专注于罕见病领域医学研究,也是戈谢病治疗的资深专家。据她介绍,戈谢病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的代谢疾病,患者体内缺乏葡萄糖脑苷脂酶,2/3的戈谢病患者在儿童期发病。主要症状为肝脾肿大:脾脏平均肿大至正常体积的15.2倍,最大可至75倍,不仅导致腹胀、腹痛,甚至会出现脾梗死、脾破裂等情况,脾功能亢进导致的贫血和血小板减少也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严重时患者甚至出现危及生命的出血现象。此外,患者还会伴有生长发育迟缓、骨骼畸形、骨痛、肺部疾病,部分患者会出现神经系统受累表现。

唱歌时候,她的眼眸有星光

在北京等地就医期间,梁晓和琳琳遇到了很多同样在与戈谢病抗争的患者。

戈谢病病友会负责人王军介绍,目前国内联络到的400多名患者70%是18岁以下的青少年,其中又以儿童较多。全国患者分布情况比较分散,其中河北、山西、山东、河南、江苏、浙江、广东等省份患者数量相对比较多。

王军表示,几乎所有的戈谢病患者都是孤独和痛苦的。他们的孤独源自不被理解:“很多人不知道戈谢病,对疾病认知度不高,对不了解的事物有抵触心理,担心和患者接触会影响到自己。其实,戈谢病患者只要能够正常用药,是可以和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一样正常生活的。”痛苦则来自疾病的折磨:肚子大得像孕妇,身体机能也大为下降,离不开家人的常年照顾。很多戈谢病患者只能蜗居家中、忍受病痛,上学、工作都成了一种奢望。

“我找中医、找偏方、找各种方法,不断找药方给孩子用,但她的状态一年比一年差,肚子大得尤其明显。因此琳琳离开幼儿园后就一直在家。”

2017年,梁晓带着琳琳做了切脾手术,手术后的琳琳身体状况暂时有所好转,于是梁晓就给她找了一所农村学校上学。但切脾手术“治标不治本”,琳琳上了不到半年就因病情进展而无奈再次退学。

琳琳对音乐很有悟性,喜欢唱歌,唱上几遍就能学会。音乐成了缓解琳琳病痛的最好办法。2018年,在一群好心人的帮助下,琳琳在杭州举办了一场“个人演唱会”,为上千名观众演唱了自己最拿手的歌曲《隐形的翅膀》,歌声中满是她对生活的渴望。

现在,琳琳的肝脏肿大症状日益严重,受病情影响,她的嗓子之前也动了手术,无法再像以前一样经常放声歌唱。如今,她喜欢的歌曲是《追光者》,歌声却透出些许怅然。

除了心理状态的变化,更让梁晓担心的,是琳琳的病情随着年龄增长在恶化。

据孟岩医生介绍,随着年龄的增长,戈谢病患者体内的葡萄糖脑苷脂的贮积会越来越多,患者脏器损伤会越来越大,脾脏、生长发育、骨骼等的病变会越来越严重。这些病变对患者来说,将会带来不可逆转的伤害。因此尽早治疗至关重要。

高昂药费绊住患者新生之路

按照孟岩医生的说法,通过酶替代治疗(ERT),可以补充戈谢病患者体内缺乏的酶,减少葡萄糖脑苷脂在体内的贮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这是对戈谢病患者卓有成效的一种标准治疗方式。经过长期规范治疗后,患者可以像普通人一样正常工作、学习,也可以正常结婚、生育。

然而,此前国内的戈谢病酶替代治疗有限且价格高昂。“我们用不起这么昂贵的药,只好带孩子回家。感觉没希望了。”梁晓说。琳琳需要每天有人照顾,这使得梁晓无法像普通人一样从事正常、规律的工作,只能打零工,而要挣到高昂的药费,对她来说是几无可能。

贫穷,几乎是这个患者群体的共同标签。孟岩医生说,她遇到过太多因为经济上负担不起而放弃治疗的戈谢病患者。

梁晓说,目前最大的盼望就是能让琳琳尽快用上药。与梁晓一样,许许多多戈谢病患者的家人们,同样在焦灼中等待着。

“很绝望,特别难,”这是王军对病友家庭的共同印象。他说,戈谢病患者其实可以得到很好的治疗,但是药很贵,争取报销政策又特别难,大家一直在碰壁。“很多人慢慢地从希望变成失望,甚至到绝望,只能看着自己或者自己孩子的身体状况一天一天越来越差。”

推进“罕见病救命药”医保全覆盖

治疗费用高的另一端问题是医保难覆盖。

梁晓说,琳琳的户口所在地在鞍山,还没有出台戈谢病相关的医保报销政策。不过,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对戈谢病等罕见病纳入医保的积极布局,让梁晓对未来又重拾了信心。

2020年10月,国家医疗保障局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6365号建议的答复》中称,我国正在不断探索建立罕见病用药保障机制。“121种罕见病治疗药物中,目前已在我国上市且有适应症的50余种药品中,已有40余种纳入了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医保部门将根据基金支付能力适当调整医保目录范围,更好满足参保群众用药需求,同时下一步将研究探索建立政府主导、多方筹资、社会参与的罕见病用药保障机制。

与此同时,多地也积极推进罕见病的医保覆盖。截至目前,浙江、山东、山西、湖南、陕西、甘肃、河北、宁夏、天津、安徽等地均出台了报销比例不等的戈谢病保障政策。然而,即便在某些省份戈谢病治疗药物进入医保,患者仍然难以承担自付部分,无法实现可负担的、可持续的、合理规范的用药。根据中国罕见病联盟2019戈谢病患者综合社会调查报告显示,以患者自费医疗支出与患者家庭年收入之比来看,所有患者医疗负担约为176.82%,88.37%的受访患者表示治疗药物的可负担性极低。

对于梁晓这样的家庭而言,患者自付部分仍然是笔不小的支出,但至少能让她看到希望的曙光,这份希望建立在戈谢病治疗用药纳入医保的基础之上。

医保覆盖范围、力度在扩大,戈谢病患者也有望迎来更多治疗的新选择。2021年7月30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公示《2021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通过初步形式审查的申报药品名单》,其中就包括用于戈谢病酶替代治疗的药品。

孟岩医生认为,无论儿童还是成人,患者都应该得到合适规范的治疗。从医生角度讲,应该努力在戈谢病早期就把它诊断出来,这样患者确诊年龄小,用药花费也少,症状相对轻,用药效果也会更好一些。针对药企而言,应该努力协同社会各界降低患者用药负担。另外,从社会、医保等方面,则应努力探索多层次的保障机制,解决患者的用药保障问题。

王军认为,全国虽然有400多名戈谢病患者,但平均分摊到每个地市,可能也就一两名患者,并不会对当地财政造成过大的负担,但却能让患者及其背后的家庭回归正常生活,贡献社会价值。因此希望各地政府都能给予戈谢病患者更多的关注和帮助,全面推进“罕见病救命药”的医保全覆盖。

(为保护患者隐私,文中梁晓和琳琳为化名。文/王晓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