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上午,“中国精神卫生调查成果新闻发布会暨专家论坛”在京召开。会上报告了我国首次全国成人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的部分新研究成果。
根据“全球疾病负担研究” 2019年公布的研究报告,无论在全球还是在中国,抑郁障碍在精神障碍中的疾病负担占首位;在全球所有疾病的疾病负担中抑郁障碍排名第13位,在中国排名第11位。中国的抑郁障碍疾病负担高,然而之前并没有具有全国代表性的数据。
“中国精神障碍疾病负担及卫生服务利用的研究”(简称中国精神卫生调查)是由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黄悦勤教授负责,组织全国9家合作单位、3家协作单位、31家参加单位,一共44家单位,历时3年(2013-2015年)共同完成的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原卫生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学技术部支持的科研项目,是我国首次全国成人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精神科主任许秀峰主任医师和卢瑾主任医师作为并列第一作者,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黄悦勤教授作为责任作者,项目组员合作撰写了题为“中国抑郁障碍患病率及卫生服务利用的流行病学现况研究”, 2021年9月21日在线发表于《柳叶刀-精神病学》。
研究结果显示:经过加权调整计算,我国成人抑郁障碍终生患病率为6.8%。在过去12月被诊断为抑郁障碍的患者中同期仅有9.5%的患者曾经接受过卫生服务机构的治疗,而其中仅有3.6%的患者寻求专业精神卫生医生治疗,7%的患者寻求卫生保健治疗(过去12个月内,至少有一次精神专科、医疗卫生部门或使用精神类药物),0.3%的患者寻求人群社会服务(如院外的社工及心理咨询师,院外宗教人士等提供的干预),2.7%的患者寻求中医和其他治疗。在精神卫生专业机构就诊的抑郁障碍患者中,仅有7.1%的患者得到了充分治疗;由于多数抑郁障碍患者未到专业机构寻求帮助,因此仅有0.5%的患者得到了充分治疗。另外,抑郁障碍在我国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失业者高于就业者,分居、丧偶或离婚者高于已婚或同居者。抑郁症和未特定型抑郁障碍发病年龄均约为14岁。
这项研究首次提供了我国成人抑郁障碍流行病学患病率及其分布特征、临床症状严重程度、社会功能损害程度、获得各类治疗状况的全国数据,从临床卫生服务利用角度对于制定精神卫生政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于研究抑郁障碍流行病学特征和相关因素具有重要学术地位,是精神障碍流行病学研究有里程碑意义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