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性别教育应以科学为标尺!补齐青少年成长的重要一环

本报特约评论员 郑 岩

近日,北京海淀实验中学公众号一则关于“男生女生成长课”的帖子引发舆论关注。备受争议的是,授课老师将男人分为懦夫、暴夫、丈夫三类,要求女生“守身如玉”“身子清白”,不宜穿着暴露,以免引起男生的邪念。有网友质疑:裹脚布时至今日还要一层层裹在少女身上吗?

目前,校方已删除相关文章。但梳理该教师在成长课上的不少言论,确实具有误导性。例如,所谓衣着暴露造成恶念,颇有受害人有罪论的嫌疑;而守身如玉等说法,则含有浓浓的女德意味;将性格和阴阳五行联系起来,缺乏现代科学根据。相关言论无法对青少年认识人生、社会产生积极作用,更在性别教育方面存在偏差,如此“成长课”实在名不副实。

在青少年成长的关键阶段,开设成长课有助提升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成长课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性别教育。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家长和老师对性别教育讳莫如深,将之简单等同于性健康教育。事实上,性别教育包括人际关系、社会行为、生活方式等内容,其关键是权利教育、规则教育,让学生更好地养成独立意识、责任意识,进而保护自己和他人。时下,校园暴力、性骚扰等事件时有发生,受害者常常因为胆怯、羞耻而不知所措,恰恰折射出性别教育的缺位与偏差。

从三从四德、男尊女卑,到遵守妇道、服从女诫,此前关于“女德班”的报道引发广泛关注,越来越多人对以传统文化为标榜的封建糟粕有所警醒。需要注意的是,一些男权、女德的错误观念仍或多或少地存在于人们心中。尤其当一些错误观念与学生行为规范、自尊自爱联系在一起,特别具有迷惑性。以穿着为例,校园是教学场所,衣着得体是基本的文明礼仪,男女皆然。同时也要明确,任何人都有追求美丽与时尚的权利,不能简单地对所谓“暴露”进行“荡妇羞辱”。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避免不良思想进入校园,教师是第一责任人。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必须把教育当作一件严肃的事情来对待,所有的教学标准都应当有所依归,所有的教学内容都不能随性而为。相关事件暴露出的不仅仅是个别老师的失误,更是性别教育的短板。相比文化课程,性别教育缺乏专业体系、课程标准、配套教材,这为一些社会流俗的不良思想、随便编造的错误言论潜滋暗长提供了可乘之机。这就要求相关学校严把课程质量关,避免封建思想、流俗认知等进入课堂;长远来看,相关部门应当将性别教育纳入课程体系,推进课程标准制定,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让课程更系统、更规范、更科学。

有家长表示:若性别教育缺乏合理引导,就会让孩子在某阶段为此买单。这并非危言耸听。在“双减”政策加快落地的背景下,有关方面更应反思唯分数论、应试教育的错误方式,让性别教育成为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从顶层设计到校园实践,从师资培训到配套教材,为性别教育提供科学“标尺”,才能补齐青少年成长的重要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