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公交系统也要有适老化改造

专设候车区等得舒适   低地板车辆上下省劲

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辅具情报研究课题负责人  罗椅民

国庆节期间,北京东直门车站一对老夫妻坐在马路牙子上等车。当公交车终于进站,妻子却因为久坐腿麻一时起不了身。老伴边示意司机稍等,边搀扶着尴尬、自责的妻子慢慢迈上了车。南京市一名拄拐老人颤颤巍巍地赶公交,因为公交车的台阶过高,老人上不了车……只要我们稍稍留心,就会发现这样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

其实,早在2007年,世界卫生组织根据全球城市化和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就提出了面向老年人群体的城市发展理念“老年友好型城市”,并发布了《全球老年友好城市建设指南》,内容涵盖了户外空间和建筑、交通、住房、社会参与、尊重与包容、公众参与和就业、交流与信息、社区支持与卫生保健服务八个方面。可以说,打造适老公交,让年龄零障、出行安全便捷,是彰显社会公平、建设老年友好城市必不可少的一环。在这方面,我国近几年已有不少尝试。然而,适老的公交系统应该是什么样的,至今也还未有定论。在我看来,至少要做到以下四点。

设置老人专门候车区。“现在老年人越来越多,骨关节病的人也不少,腿脚行走不便,久站特别吃力。”9月初,重庆渝北区一位84岁老人在政府网站留言,呼吁重庆公交汽车站增设候车座椅。他表示,如果在民生工程中为公交车站增设候车座椅,有助于老百姓的幸福感。对此,重庆市政府给予了积极反馈。在北京,老龄事业“十三五”规划将在公交地铁、机场、火车站等交通枢纽设置老年人等候专区列入规划。老年人身体机能不如年轻人,有时,长时间站立本身就能成为威胁老人健康的“稻草”。因此,打造适老交通,首先要保证老年人“等得舒适”。

低地板公交车。目前,城市公交车按照乘客们踏步级数大多分为两种结构:二级踏步(上下门时有两个台阶)和一级踏步。2018年1月12日,交通运输部会同住房城乡建设部、中国残联、全国老龄办等6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善老年人残疾人出行服务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鼓励具备条件的城市新增公交车辆优先选择低地板公交车,500万人口以上城市新增公交车辆全部实现低地板化。也就是说,在一级踏步的基础上,公交车的中央通道区域的地板应形成一个无踏步的单一区域。

上车找座位时、快到站时,我们总要在运行着的公交车上走动,这会增加老人失衡跌倒的几率,公交地板上的台阶则使这一几率大大增加。上述举措的目的就是尽量减少或取消“台阶”,帮老人减少障碍。目前,我国多地都已推行低地板公交,江苏南京的部分公交车车身还可以即时下降,使车辆踏板离地面更近,方便难以抬腿的老年人及轮椅上下。

大字站牌和到站提醒。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一级美术师高晓笛在其提案《关于加快公共交通适老化进程的建议》中提出,目前国内公交站台的设计研究尚停留在初级阶段,对老龄人群的考虑仅仅体现在安置简易座椅、设置简易信息牌。无论硬件设施还是软件服务,专门针对老龄人群出行需求的设计都寥寥无几。比如,公交站牌高度设置有的过高、有的过矮,给视力衰退、行动不便的老龄人群使用造成困难;公交站台导视系统加大了老龄人群获取信息难度。而设置位置适中的大字站牌,公交车到站语音或灯光提醒等站台导视系统和公交车报站系统设计,要满足低视力老人获取信息的便捷性和准确性,帮助老年人及时获得必要的交通信息。

停车时车厢距站台不超过30厘米。私家车、自行车随意停车等现象使老龄人群在站台附近的步行空间常常被挤压;人车混行的人行道,也为候车的老年人带来巨大安全隐患。尤其遇到乘车高峰期,步速较慢的老人往往“寸步难行”。有报道说,在浙江金华,公交司机之间流传着一句话:“心离乘客有多近,车离站台就有多近。”他们有个不成文的行规:停车时车厢距站台不超过30厘米,让老人们一脚就能上下;遇到拄拐杖、坐轮椅等行动不便的老年乘客,靠站距离尽可能缩短至15厘米之内。除了这种“贴心”的举动,建议城市新建市政道路的公交停靠站,应以“无障碍化”“适老化”为建设标准,从设计上就满足轮椅、拐杖等助行器的通过和上下公交车的便捷性和安全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满足数量庞大的老年群众多方面需求、妥善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百姓福祉,需要我们下大气力来应对。适老化改造进社区、进家庭、进公共交通,都是必答题。做好公交适老,给老年人平等融入社会提供渠道,显然是满足老年群众需求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