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死亡教育培养孩子健全人格

受访专家:武汉大学儿童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杨健

本报记者 张健

动画片中的主角离去,电视剧里的英雄牺牲,新闻里的地震、车祸等灾难消息,尤其是身边长辈亲友的离世等,都让“死亡”无可避免地冲击着孩子幼小的心灵。“每个人都会死吗?”“人死后去了哪里?”……面对孩子的这些问题,家长该怎么做?

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太小,无法理解死亡,就用打比喻方式和孩子解释,如“他永远睡着了”;有的家长则糊弄孩子几句,认为这件事没必要解释,等孩子长大了自然知晓;有的家长则恼羞成怒,将这类问题视为不吉利的话,轻则指责,重则打骂;还有的家长和孩子聊起了“死者托梦”“逝者在阴间”“来世”等迷信思想。

武汉大学儿童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杨健教授认为,上述做法皆不可取。孩子迟早会知道死亡这件事情,家长一味回避或者含糊糊弄,会降低孩子对家长的信任。用比喻的方式委婉解释会让孩子产生错误的连接,误认为“死亡”就是“睡着了”。此外,对死亡的好奇其实也是一种求知欲的体现,家长随意敷衍或指责打骂都会打击孩子求知的积极性。若利用迷信说法解释死亡不仅会误导孩子,还可能加深孩子对死亡的恐惧心理。

其实,当孩子提出这类问题时,是进行死亡教育的最佳时机。死亡教育是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接受正确的死亡教育,有利于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也有利于孩子今后更好地接受和面对死亡所带来的一切。

1.讲述方式因年龄而异。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家长们对死亡的解释应该越来越具体。幼儿园阶段,家长可简单抽象地告诉孩子什么是死亡,如死亡就是不能呼吸了、不能吃饭了、不能走路了。等孩子再大一些,可以进一步告诉孩子死亡包括心跳停止、身体的机能衰竭、没有任何感觉等。进入小学后,可以告诉孩子死亡就是生命停止、不能在世界上继续生存等。

2.解释生病与死亡的关系。生病和死亡往往紧密相连,有时候孩子可能会问,“生病后会不会死?”家长可以告诉孩子,生病不一定会死,而且大多数人生病都会治好。当然,也不要回避有的人生病死亡的可能。

3.帮助孩子缓解对死亡的恐惧。一般来说,孩子对死亡是有恐惧感的。要缓解孩子对死亡的恐惧,首先家长自己面对这个话题时要有乐观豁达的态度,并将积极心态传递给孩子,让孩子正视死亡。其次,可以通过影视作品、绘画故事等工具启迪孩子,允许孩子提出疑问,且家长要予以正面积极的回答。最后,亲友去世时,应该让孩子参加葬礼,要允许孩子哭泣,释放心中的悲痛。

4.借助自然更替进行死亡教育。大自然的四季更替和家庭宠物也是死亡教育的好方法。让孩子们观察自然界的花开花落,有助孩子们理解死亡,减少恐惧感。家中宠物的离世也是开启孩子死亡教育的重要一课,家长可以陪孩子一起将宠物安葬,借机告诉孩子,死亡是每个生命都要经历的,不必过度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