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疫情期间,你的近视加深了多少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院长、教授 周行涛

疫情未散,不能外出旅游,闲暇时就在家刷手机;出现疫情隔离在家,看剧玩手机;学生在家上网课,公司职员在家线上办公……新冠自发现至今已逾两年,我国疫情控制稳定,但很多人的生活彻底改变了,“宅”成为一种常态,除了体重如脱缰野马,有多少人的视力也面临挑战?如何在疫情中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是所有人都应该重视的。特别是处于成长期的青少年,近视高发已演变成为亟需解决的社会问题。

预防近视,要针对危险因素,从生活细节抓起。儿童青少年近视发生过早,或者进展过快,主要原因有四:1.近距离用眼时间过长。建议阅读写字每次持续时间不超过20分钟,需看远放松20秒以上。2.读写姿势不当。建议端正坐姿,保持距离书桌一拳,用眼距离书本一尺,握笔距离笔尖一寸。3.户外活动偏少。建议每天保持2小时或以上户外活动,游戏、散步、运动等均可,阳光充足时为佳,但也要注意避免晒伤。4.父母近视度数偏高。父母或者直系亲属有高度近视,儿童需更加注意用眼保护。

学龄儿童是近视高发阶段,近视早诊断、早治疗非常重要,须避免发展为高度近视,以降低致盲性眼部并发症的风险。幼儿及学龄儿童需保证每半年做一次眼部体检,建议在疫情平缓期进行,其间做好口、鼻、手部防护。

疫情下,遭遇新问题,近视防护要跟上。疫情期间,为避免人员聚集,灵活便捷的网课或线上会议已趋于常态化,人们使用电子屏幕设备的时长普遍增加。儿童视力处于发育阶段,若小屏幕电子产品使用不当,会明显促进近视的发生发展。网课需要通过各种电子设备实施,上网课时孩子们如果不注意,很容易出现近视问题。

孩子上网课应该选择什么样的电子设备呢?手机和平板电脑这些屏幕较小的设备,字体小,建议用来听课。如果需要浏览课程内容,建议选择屏幕较大的电脑显示器,保持好50厘米以上的用眼距离,单次用眼应控制时长在20~30分钟。桌凳的高度也要调整好,与儿童身高相匹配,挺直背脊听课。电视投屏和家用投影更加贴近学校上课场景,屏幕更大,可以保持2~3米或更远距离,但两者对家庭条件要求较高,且需选择分辨率和亮度高的设备。

儿童如果出现以下症状:眯眼凑近视物、视力波动明显、眼红眼痛、频繁揉眼眨眼,家长需警惕近视、干眼、炎症等眼部疾病的发生,及时带其到医院就诊,必要时进行医学干预。

近视不可逆,但可矫正。近视绝大部分是因为眼球前后径(眼轴长度)变长所致。眼球变长后,光线聚焦在视网膜前成像,不能成像在视网膜上,就会引起视物模糊,这是近视的发生机制。近视是不可逆转的。对于近视度数已达到100度或以上的儿童,建议及时验配眼镜。

成年后,若因各种原因有摘镜需求,可通过屈光手术达到“脱镜”目的。主流手术方式包括角膜表面进行激光切削手术或眼内人工晶体植入术。在通过全面眼科检查评估后,若医生认为符合手术适应证,可安全有效地矫正近视。

目前,全飞秒近视矫正手术是低中度近视患者的适宜手术方式,通过削平角膜,将视网膜成像拉后聚焦到视网膜上,从而获得清晰的视力。从其原理上来看,近视度数越高,需要去除的角膜组织越多,残留的角膜组织越少,角膜抵抗力越差,由此更凸显儿童青少年预防和控制近视的重要性。若青少年近视已然发生,需及时采取有效手段,将度数控制在较低水平,这样成年后如果选择近视矫正手术也能提高安全度。

需要注意的是,成年后近视进展虽然不像儿童青少年期那么迅速,但若用眼习惯不好,仍然会有部分人群出现近视加深。因此,我们建议在近视度数比较稳定的情况下再进行近视矫正手术。此外,手术矫正的是已经存在的近视度数,术后仍需注意用眼卫生,避免过度用眼,以免造成新的视力损害。

周行涛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国家卫生健康委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院长

上海市眼视光学研究中心主任

中华医学会激光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亚太近视眼学会常务委员兼学术秘书

中国民族卫生协会眼科学分会屈光手术学组主任委员

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专家宣讲团副团长

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屈光手术副主任委员

上海市学校卫生保健协会青少年生长发育与健康促进专委会主任委员

中国近视全飞秒激光手术开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