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家政行业要“上档次”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家政服务行业迅猛发展。根据“企洞察”的数据,我国家政类企业数已从2018年的21.5万,暴增至2021年的123.6万。根据北京家政服务协会发布的《2021年中国购买保洁服务情况》显示,人群中有超过42%的人“经常”购买保洁服务,“偶尔”购买的有27%。

需求多样,项目丰富

记者咨询了一些常用家政服务的消费者。北京市王女士表示,她常用小区推荐的应用软件找家政。“我一般会选深度清洁,服务人员一看就是经过系统培训的,很专业。之前我橱柜上不小心弄了污渍,擦不掉,结果人家一来,用清洁膏一抹,10秒钟就清理干净了。”王女士说。另一位深圳市的单身姑娘侯女士也表示,她经常使用租房自带的保洁服务。“我当初租房最中意的一点就是自带保洁,终于可以不用自己做家务了。阿姨来了会帮忙叠衣服、整理橱柜、清洁地毯,偶尔还会帮忙喂喂小猫,让我觉得一个人生活也没那么孤单了。”镇江市的杨先生告诉《生命时报》记者,定期请家政服务是家里的刚需,因为家中有老有小,夫妻俩工作又忙,没几天家里就“脏乱差”。“每次花费几百元,省心省力,何乐而不为?”杨先生说。

记者打开一家用户量较大的家政服务类应用软件,发现其中的服务项目十分丰富。仅在家庭保洁一类中,就分为日常保洁、基础深度保洁、精细深度保洁、新居开荒等,每类包含的服务项目、清洁程度都有差别,费用也从每小时几十块至几百块不等。还有根据项目划分的,如擦玻璃、宠物保洁、家电清洗、沙发清洗/养护、地毯清洗等,价格在每次百元左右。另外,还有日式收纳、消毒保洁、居室除螨、甲醛治理等个性化服务。该应用平台还提供保姆精选服务,包括住家保姆、白班保姆、钟点工、月嫂等。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赵炜表示,在大城市,部分年轻人习惯分工明确的生活,愿意将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做,购买力也较强,所以就将家务劳动社会化了。另外,很多人将家政服务当作日常家务的补充,请家政是因为工作繁忙或有些家务自己不甚了解,并不全是因为懒。“我觉得这是好事,还能带动就业。这实际上是家政服务市场化、社会化的结果。”

缺乏专业化服务人员

赵炜说,细分化、专业化是目前家政服务行业的发展特点。家政行业仅从服务对象的年龄来看,家政可以分为月嫂、育儿嫂、养老护理等几大类。而每一类中又可以被分为不同的小类,如月嫂可细分为催奶师、营养师、护理师、康复师、育儿嫂等多种。另外,家政服务正在逐步向专业化发展。例如,月嫂等必须经过培训才能上岗;小时工等上岗前也须经过公司针对性地培训。“但这类高质量、专业化的服务只在大城市较多,中小城市仍比较缺乏。”

江苏省苏州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针对家政市场进行的调查显示,超过六成的消费者(雇主)会通过家政服务公司或线上平台雇佣家政服务人员,但与此同时,对家政服务人员能力、素质等的吐槽普遍存在。杨先生也向记者表示,他对高质量服务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我希望能有高端保洁服务,细致到家里每一寸地方,但镇江市目前没有。”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萨支红表示,家政服务市场仍处于严重供不应求状态,现有从业人员无法满足人们对家政服务快速增长的需求。现有家政人员年龄偏大、教育水平较低、服务技能也不够。调查发现,目前家政工以初中及以下学历为主,高中及以上教育水平的占比仅为两成。还有研究发现,月嫂在育儿中偶尔会起到负面作用:“她们虽然经过专业培训,但仍有知识误区,或者因水平有限,本身学的就不对。”

一位家政人员透露,业内存在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最好的人”去做育儿、“次一点的”去做小时工、“最差的”才做养老护理。“这样的供求端结构并不理想。”赵炜说,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加速、家庭规模不断缩小,未来老人护理是一种极大的负担,单一家庭照护一定不能满足,需要社会照护不断增长。因此,老人护理反而更需要高质量、有专业护理知识的人来做。

给从业人员更多尊重

萨支红说:“从目前来看,养老护理员、育儿嫂、住家保姆等仍是市场需求的主流,随着社会老龄化、三胎政策施行后,这几类需求还将增长,当前最需要的是行业的提质扩容。”两位专家建议,首先,要推动有条件的职业院校开设家政相关专业,支持产教融合、校企融合,给想要从事该行业的学生精准培训市场所需要的技能;其次,要重视有针对性的短期培训,为从业人员提供继续学习的机会,建立多层次培训体系;最后,应特别强化对养老护理员的培训,提高养老服务水平,同时采取提升薪资等措施,提高养老护理行业的吸引力。

虽然自2015年以来家政服务劳动者平均薪酬水平不断上涨,到2021年上半年,已经达到6700元。但是,该行业内部薪资差异大、平均时薪低、劳动力价值被低估、劳动条件不规范没保障等问题依然存在。要真正提升家政行业的吸引力,吸引更多年轻化、专业化的人才,一方面应顺应劳动力市场灵活性特征,探索家政人员保障政策,提供社会保障;另一方面也要营造尊重家政人员劳动的社会氛围,提供更有尊严的工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