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磺胺,用女儿试出来的药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积水潭医院主任医师   田  伟

1856年,英国化学家威廉·珀金在尝试合成抗疟药物奎宁过程中,偶然发现了一种非常适合做染料的物质。珀金迅速申请了专利,并将这种新染料推入市场,珀金因此获得了巨大财富。这种染料就是苯胺紫。这之后,德国病原细菌学家罗伯特·科赫尝试利用其为细菌染色,成功发明了细菌染色法,同时意外发现某些合成染料对细菌具有抑制作用,自此开启了科学家对合成染料抑菌作用的研究。

1923年,德国化学家多马克进入一家染料公司的实验室工作;1927年,他当上该实验室的主任。当时,医学界有一股配制新的有机药物的风潮。多马克与同事以蓬勃发展的德国化学工业为后盾,把染料合成和新药研究结合起来,先后合成了1000多种偶氮化合物,并不厌其烦地逐个进行实验。尽管大多数在试管实验中并无明显抗菌作用,但他还是坚持在动物身上实验。时间一天天过去,成千上万的小白鼠在实验中一个一个死去,盼望中的新药却没有出现。

1932年圣诞节前夕,奇迹终于发生了。多马克将一种橘红色化合物灌给受链球菌感染的小白鼠后,这些小白鼠日渐康复。这种橘红色化合物早在1908年就已由人工合成,被用来给纺织品着色,商品名为“百浪多息”。多马克发现其药用价值后,既兴奋又冷静。他没有急于发表论文,而是以“杀虫剂”的名义申请了专利权,因为他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以用于人体。

一天,被多马克视为掌上明珠的女儿玛丽手指被刺破受了感染,继而手指肿胀发炎,全身发烧。多马克心急如焚,请来了城里最有名的医生,用尽各种药物都无济于事。感染恶化成败血症,玛丽生命垂危。多马克女儿感染的正是他进行实验的链球菌,他想到了“百浪多息”。面对无药可救的女儿,只有冒险一试。多马克从实验室拿来了两瓶化合物,将其注射进了处于昏迷状态的玛丽体内。时间一小时又一小时地过去,玛丽奇迹般地醒过来了!

后来,法国巴黎巴斯德研究所的化学家揭开了“百浪多息”在活体中发生作用的机理:它在体内能分解出磺胺基因———对氨基苯磺酰胺。磺胺与细菌生长所需要的物质在化学结构上十分相似,可被细菌吸收而又不起养料作用,细菌就会死去。1939年,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授予了多马克,以表彰他研究和发现磺胺药的功绩。

那一年,由于诺贝尔和平奖颁给了德国一位反战人士,希特勒恼羞成怒,明令禁止德国人接受诺贝尔奖。纳粹软禁了多马克,并强迫他在一封拒绝接受诺贝尔奖的信上签名,寄给诺贝尔基金会。软禁中的多马克并没放弃研究。1940年,多马克报道了磺胺噻唑及其功效;次年,他又研究出从磺胺噻唑衍生出的抗结核药物肼类化合物。1947年12月,诺贝尔基金会专门为多马克补行了授奖仪式。虽然今天磺胺类药物临床使用已很少,但在不发达国家,它仍然是救命的良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