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孤独感有四个来源

当我们说起“孤独感”,很多人想象的是一个人寂寞、受冷落的场景,但有时,我们在热热闹闹的人群中,也会感到孤独。心理学家将孤独感定义为一种主观的情绪体验或心理觉察,指个体的交往水平未达到预期效果时不愉快的心理体验。因此,孤独的感觉是主观的,你可能很少与人交往,但如果对此满意,就不会感到孤独;相反,虽然朋友很多,但你仍渴望更多高质量的友谊,就依然会感到孤独。在一项针对孤独感的研究里,当问及“你在什么情况下感受到孤独”,受访者给出了不同的答案,研究者分析总结出了孤独感有四种体现:人际孤独感、社会孤独感、自我孤独感和发展孤独感。

人际孤独感——“感觉身边没朋友”。这是指因人际关系缺失,不被他人关注、接纳、鼓励和支持时,产生的落寞感。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们在满足生理和安全需要后,会对归属和爱有所需求。如果我们与他人的感情出现了裂缝,缺乏亲密好友,或被他人疏远、误解或拒绝时,归属与爱的需要难以满足,就会感到“无人与我立黄昏,无人问我粥可温”的孤独。

缓解人际孤独感,要聚焦在日常交往层面。比如寻找一些志趣相投、有共同爱好的人,建立能够长期进行情感交流的关系。这能让人产生认同感,认为自己和别人是有交集的,是被接纳、认可的,实现深层的情绪需要。当然,要想与他人建立起这种有情有义的联结,需要克服害羞、胆怯等社交恐惧心理,也要纠正害怕人际交往劳心劳神、花费时间的心态。

社会孤独感——“被抛弃的感觉”。这是指我们在适应社会的过程中,当遭遇现实与理想的激烈碰撞,感受到价值观的冲突和裂变,产生不被社会认可的孤独感。比如求职屡遭失败、遭受上司不公平对待后、被生活打击后,会感到身心疲惫,有种“为什么只有我如此不幸”“感觉被社会抛弃了”的失落感。

如果你也在落魄时感到孤独,可以尝试在日常生活中营造仪式感。有研究发现,仪式能够激活大脑中多巴胺奖励系统,给人带来情绪抚慰。仪式的目的不在于行为本身,而在于其背后的意义。比如当我们给自己唱生日快乐歌时,就是在告诉自己:即使现在只有我一个人,但温暖和爱一直在我身边,可以在困难的日子重拾对生活的热爱,许下对未来的期许。

自我孤独感——“没人能懂我”。这种孤独感也很常见,有些人即使身边朋友很多,也没经历什么大风大浪,但仍觉得自己“孑然一身”。这是个体对自我的认识与外界的评价产生矛盾时,感受到“你们都不懂我”“没人真的了解我”的孤独感。通俗来讲便是“世界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最容易发生在青春期少男少女们身上,此时自我意识膨胀,容易和他人意见不合,或在不被理解时,就会感到孤独。

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别人的体验当然无法完全与我们重合,所以必然会出现这种“别人不懂我”的孤独感。缓解这种感觉,需要建立更深刻的自我和他人的联系,比如能够真心地倾听他人,放下对他人的期待和刻板印象,包容他人的世界,也让自己的世界更大,这种个人认知的提升能减轻由于太专注自我而产生的孤独情绪。

发展孤独感——“别人都做到了,为什么我做不到”。我们在每个人生阶段都有特定的发展任务,如果不能跟上大队好好完成,便会感觉孤独。比如大四学生面临毕业、择业,当身边同学纷纷有了对未来的规划,而有的人还不知何去何从,便会有被同伴“扔下”的孤独。

发展孤独感来源于“在什么年龄就要做什么事”的紧迫,也来源于“人有我也应该有”的比较。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发展节奏,不必事事与人比。有些人看似走在你前面,也有人看似走在你后面,都只是在自己的时区里有自己的步程。凡事都有自身的节奏,对于自己的步调,要耐心一点。

短暂或偶然的孤独感未必都是消极的,适度孤独可以帮你认知自我、厘清需求甚至获得动力。但是长期或严重的孤独感就可能会引发情绪障碍,降低心理健康水平,建议及时调整或寻求专业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