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职场观察节目如雨后春笋,关注的行业也从快消、电商、法律行业逐渐拓展到医疗、消防等领域。芒果TV热播的《初入职场的我们·法医季》,在延续第一季职场纪实的基础上,又将镜头对准了鲜少有人了解的法医群体,用一次次工作任务和案件考核,让观众走近曾经困于刻板印象的法医群体,感受案例背后的社会现实。
“法医”这个硬核的选题,从一开始就决定了《初入职场的我们·法医季》的不同寻常:节目不专注于所谓“职场哲学”,而是用专业、认真的细节带领观众一同探求真相,感受法医的坚守与初心。由“小切口”折射出“大视野”的用心,最终成就了节目承担社会价值、传递正能量的初心,也让大众在节目中获得了生命教育、知识科普的多重收获。
传承与成长:法医人群像的动人书写
“听说是法医人家不跟你握手”……如果不是法医秦明在《初入职场的我们·法医季》中如此回忆过往遭遇,许多人或许不会想到,这份“为生者权,为死者言”的职业曾遭遇这样的偏见:在影视剧中,他们被刻画成无所不能的“神探”;现实生活中,人们又往往因为恐惧对他们“避之不及”。
好在,《初入职场的我们·法医季》用一个个真实的工作任务,还原了法医生活的日常:他们奔波在条件恶劣的现场,从纷繁的线索里寻找真相,哪怕过程“漫长、痛苦,甚至绝望”;他们要在无数次失败中获得成长,以专业能力保证证据的有效,才可能最大程度地接近真相。比如,在 “夏日驴友案”中,初出茅庐的实习生们原以为自己找到了真相,但在导师刘良的提点下,他们才意识到自己在判断时有了“先入为主”的概念,并一步步找到了女尸其实是失温冻死这个看似匪夷所思却又合情合理的真相。
而当节目选择以1960年代波及十余个省市的粗制棉籽油群体性中毒事件为蓝本展开第五次考核时,这个历经20年才最终水落石出的案例,也进一步折射出法医职业拥有着“绝处逢生”的力量。无论是实习生们一次次的挫折与失败,还是以黄光照为代表的法医先辈们的奋斗故事,观众看到的是一代代法医怀揣“不忘初心、永不气馁”的态度负重前行,从而实现了超越时空的传承,成就了行业的欣欣向荣。
而当镜头对准当下成长中的法医人,《初入职场的我们·法医季》也不忘深挖青年法医群体多样的个性、经历、责任与理想。实习生徐梓童的经验和专业技能都表现突出,拿到offer实至名归,而年纪较长的他也面临着就业和生活的压力。好在,通过与导师刘良开诚布公的交流,两代法医人实现了心灵相通:刘良在攻读博士期间也有过“太穷了,不读了”的念头,甚至三次写下退学申请,但在老师黄光照的鼓励下,他最终选择了坚持,如今,他也将这份坚持送给了徐梓童,“人的一辈子就是一个正弦波,当你低谷的时候,一定会有高谷出现”。
相比之下,首次登场就引发关注的向琴琴,在非科班出生、学历背景有所欠缺的情况下,带着热爱不断学习,为自己赢得了成为实习生的机会。随着节目的推进,心思缜密的她不断成长、蜕变,哪怕最终无法拿到offer,她已然收获了完全不同的人生。还有始终专注的屈轶龄、刻苦钻研的刘朝谕……通过一个个不同的人物故事,《初入职场的我们·法医季》书写了法医行业共同的精神力量源泉,陪伴观众构建起对法医行业的尊重与期许,完成专业理念与奉献精神等正向价值的传播。
痛点与泪点:从法医折射世间百态
赌博、传销组织、抑郁症、进城务工者生态……《初入职场的我们·法医季》用十余个典型的案例,还原了法医职业的专业性,也带领观众直面社会上种种真实的痛点、难点问题。在观看了整季节目之后,观众不仅能得到诸如“人体器官的重量都是15的倍数”、“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保护犯罪现场”等医学、法律等方面的知识,也会感悟到不同案件折射出的人生百态,开启对生命、法理、人情的思考。
以引发广泛讨论的“荒野焦尸”案例来说,节目没有单纯停留在对专业技术手法的探讨,而是通过背后的故事牵出“遗体捐赠”的社会议题。凶手的一念之差,不仅夺走了受害者的生命,亦摧毁了她生前美好的愿望,造成了无可逆转的伤害。而导师刘良讲述自己从不接受到接受父母成为遗体捐赠者并当场签下遗体捐赠协议的画面,也再一次激发观众展开对生死思考,感悟遗体捐赠对医学事业发展的意义。
同样,当导师带着实习生们模拟坠楼实验,所有人都被“尸体”落地时巨大的响声怔住了,“生命可贵”这个最朴素的道理以一种极具冲击力的方式留在了人们心中。可以说,《初入职场的我们·法医季》将那些隐藏在法医专业背后的理论与数据,变成了观众可察可感的生命教育,变成了能激起社会共识的普法课堂。
换言之《初入职场的我们·法医季》并不满足于简单地还原行业,而是要透过法医群体的眼睛,映照真实人性与社会现象,扛起文教节目的责任和担当。那些鲜活的案例,正如一把锐利的解剖刀,为大众剖开观察社会的新角度;跟随着法医的成长,观众也感悟到人情的冷暖、司法的庄严以及公平正义永恒的力量。
“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里感受到公平正义”,正如周文镛、左芷津、刘良、周亦武等中国法医在节目中所强调的那样,法医的使命是“为生者权,为死者言”。在《初入职场的我们·法医季》中,法医们虽然没有妙手回春、治愈人类病症的能力,但他们用自己的专业与情怀,在离死亡最近的地方找到生的力量。
职场没有高低,《初入职场的我们·法医季》以创新的视角,小众的切口,真实还原了法医行业的传承与发展,让曾经被误读的职业重新被了解、被看见。对始终默默奉献的法医群体而言,这无疑是一种振奋的力量:当大众越来越理解与支持这个群体,法医群体也将更好地带着职业荣誉感、责任感,深入世间百态,守卫公平正义。对普通观众而言,《初入职场的我们》系列所提供的职场教育,始终有其独特性、实用性,法医群体的专业精神和奉献态度,也将反哺日常生活,勉励平凡人在自己的岗位上创造更多的价值。
长远来说,《初入职场的我们·法医季》的生动表达,也为职场节目释放出更多积极信号:好的职场纪实观察,既可以聚焦行业人的成长与蜕变,也可以讲述行业的发展与进步,更可以切入每一个行业在社会生活中的不可取代的地位,承担起书写时代风貌的重要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