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最新《2型糖尿病患者体重管理专家共识》提醒:太胖太瘦都要管体重

受访专家:

田慧,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内分泌科教授、原主任,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常务理事,第二届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内分泌代谢分会名誉会长

如何让自己的体重保持在理想范围内,是个让众多糖友头疼不已的问题。近日,国内多位知名专家制订出《2型糖尿病患者体重管理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介绍了肥胖对于糖尿病患者的危害,并针对体重过胖、过瘦或体重时有波动的糖友,给出相应控制体重的方法。

胖糖友要少吃多动

资料显示,我国成人糖尿病合并超重(BMI大于28)、肥胖(BMI在24~28之间)、中心型肥胖(男性腰围大于90厘米、女性腰围大于85厘米)的比例分别为41%、24.3%和45.4%。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内分泌科教授田慧说:“由于肥胖会使人的各个器官超载负荷,因此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不仅不利控制血糖,还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癌症等发生风险。”胖糖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调整。

吃饭时细嚼慢咽。荟萃分析显示,低热量饮食可使内脏脂肪减少13%。《共识》建议糖友,在营养师的指导下,制订个体化饮食方案,像限制能量平衡膳食、高蛋白膳食和轻断食等饮食模式都能够帮助肥胖糖友减重控糖。田慧强调,吃饭时速度要放缓,做到细嚼慢咽,同时遵循先汤菜后主食的进食顺序,这样可以产生更强的饱腹感,减少摄入量。

适当增加锻炼。《共识》建议,超重或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要避免久坐,增加非锻炼的、活跃的休闲活动。有余力的糖友,可以搭配有氧运动与抗阻训练来减重,即每天30分钟以上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并结合非连续的抗阻训练每周2~3次,每次15~20分钟,抗阻训练以复合动作(深蹲、硬拉、卧推)为主。田慧表示,糖友在吃完饭20~30分钟后,在小区或家里中速度走动。近距离活动能够帮助糖友改善餐后血糖,减少脂肪堆积。

选择合适的降糖药。田慧说:“其实,降糖药有一半都是为减肥而研发的。”像糖友服用最多的二甲双胍,就可通过抑制食欲,减缓食物在人体内的吸收速度以及内生糖原的动员速度,来帮助糖友控制体重;SGLT-2i则是通过增加尿液中排出的糖量,进而降低血糖。因此,需要减重的糖友,可在医生指导下选择适合自身的降糖药辅助减重。

瘦糖友要适当增重

有些人认为,糖友怕胖,瘦下来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其实,体重过低的糖友(BMI小于18.5)也面临很多危害,如免疫力低下、感染风险大、易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等。

田慧表示,体重过低有几种可能性。首先,因血糖控制不佳产生了负代谢,以致摄入营养物质不能充分利用,进而体重下降。其次,患有慢性疾病的糖友可能胃肠道功能较差,营养物质无法被正常吸收利用。第三,有些糖友饮食控制过于严格,或者因运动消耗过多导致体重减轻。瘦糖友需知晓自身体重过轻的原因,对照下列建议,循序渐进地适当增重。

关注疾病演变。《共识》提示,体重低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变异度大,胰岛素分泌能力下降,应注意监测胰岛相关自身抗体,发现异常,调整降糖治疗方案。田慧提醒,合并其他慢性疾病的糖友要积极治疗,定期检查,密切关注疾病进展。

增加蛋白摄入。《共识》指出,消瘦患者应合理、逐步增加饮食中总热量的摄入。根据标准体重及体力活动强度计算每日总热量,补充实际摄入量的5%~10%,增加优质蛋白摄入,并监测血糖变化,如血糖稳定且无明显波动,在适应这一营养水平后(5~7天)再增加。田慧说:“有些糖友对进食过于苛刻,觉得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心理负担重。其实多吃些瘦肉、豆腐等,能帮助增强体质、缓解病情。”

调整药物使用。《共识》建议,可以在医生的评估指导下,选择具有改善胰岛素作用、增加体重的口服降糖药,包括磺脲类、格列奈类药物,或对体重影响小的二肽酶4抑制剂等。

体重不能忽上忽下

田慧表示,体重波动的原因与糖友不能坚持减重计划有关。相关研究显示,大多数糖尿病患者可在4~6个月内减掉基线体重的4%~10%,在经历平台期后,体重会反弹,并以脂肪堆积为主。因此,超重或肥胖2型糖友在减重后长期维持体重稳定,不仅有利于维持血糖控制、提高药物治疗的效力、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而且可减少心血管事件或全因死亡的发生风险。

关注内脏脂肪指数。田慧说:“内脏脂肪指数可通过核磁共振、CT扫描等方式进行检测,但可能难以推广。生活中,可通过腰围简单判断内脏脂肪。一般来说,男性腰围大于90厘米,女性腰围大于85厘米,需要引起警惕。”

合理设定减重目标。《共识》建议大多数患者3~12个月减轻体重的5%~10%,并关注腰围的改变。田慧表示,糖友们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设置减重目标,切不可猛减再反弹,对健康影响极大。

2型糖友的体重管理是一项艰巨任务。田慧认为,每个人要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根据体质制定合适的体重管理目标,将体重稳定在合理范围内。管好体重,糖尿病自然也会得到长期、稳定的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