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北京国际胸外科论坛暨第六届中意胸外科微创论坛”23日在北京开幕。来自国内外数十位胸外科、肿瘤科领域著名专家,围绕胸外科微创技术、肺癌食管癌综合治疗及肺移植新理念、新技术,开展学术交流。
在开幕式上,由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胸外科张毅教授团队联合百洋智能科技共同合作的科研成果——肺癌临床智能辅助决策系统(SmartCDS for Lung Cancer)正式发布。该系统旨在以人工智能助力专家资源共享,以算法、技术、经验搭建医疗互联互通新生态,共同打造肺癌患者诊疗新体验。
在我国,肺癌发病率及死亡率占所有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首位,分别为17.9%和23.8%,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在诊治上,由于各地区医疗服务水平发展不平衡,肿瘤患者治疗明显呈现向大医院、名专家聚集趋势,大医院人满为患的现象尤为普遍。
张毅教授告诉《生命时报》记者,这个系统已研发近3年,在以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中国临床肿瘤协会等多指南为驱动的基础上,在与宣武医院胸外科研发验证过程中,系统通过机器学习掌握了3000多肺癌病例数据,结合专家经验、多指南、和真实世界数据,能够为医生提供有价值且实用的肺癌诊疗建议。市县级医生运用此系统,可根据患者个体情况推导各类治疗方案,还可就方案发起远程会诊。
试点医院山东省龙口市人民医院肿瘤科张安道主任说:“通过会诊给予的前沿专家经验指导和诊疗方案解读,可帮助医生快速成长,提升医院诊疗水平,让老百姓足不出县获得高质量的诊疗服务。”
张毅主任说:“推行、落实分级诊疗制度,提升肿瘤治疗规范化,提升医疗质量同质化,加快县域医疗机构高质量发展是国家的大政方针。未来,专家病例经验还将不断积累,系统功能会更加完善,计划未来通过一些学会平台、政策项目或工程,向地方医院推广。我们希望借助人工智能技术,传递大型医院的临床诊疗经验,促进县域医院的肿瘤水平建设,满足人民群众获得更好治疗的愿望。”
发布仪式由中国科学院院士、首都医科大学副校长王松灵院士,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潘苏彦主任,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赵国光院长,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胸外科张毅主任,百洋医药集团总裁宋青,百洋智能科技总裁李琴共同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