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严管四行为,遏制交通伤害

受访专家:国家车辆驾驶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范立

世界卫生组织2018年的报告显示,道路交通伤害高居全球第八大死因,同时也是5~29岁人群的第一大死因。2021年,联合国大会第74届会议通过决议,宣布2021~2030年为道路安全行动十年,目标是到2030年将道路交通死伤人数至少减少50%。国际期刊《柳叶刀》近期刊文称,其实只要控制好四大因素,就能使全球道路死亡人数降低25%~40%。

据统计,全球每年有近140万人死于道路交通伤害,多达5000万人因此受伤。其中,一半以上的死亡归因于弱势道路使用者,即行人、骑自行车或骑摩托车者。为确定到底哪些因素对道路致死亡率的影响最大,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研究人员收集了2018年以前发表的各国相关论文共753篇,经过分析发现,超速、酒后驾驶、不使用头盔、不使用安全带或儿童座椅,是对道路交通死亡影响最大的四个因素,如果能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每年因交通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将大幅减少:若一起交通事故中同时存在四大风险因素,干预措施可使死亡人数减少25%;若每起事故中都只包含一个风险因素,死亡人数可骤减40%。估算数据显示,解决超速问题可在全球范围内挽救近35万人的生命,酒驾干预措施可挽救约16万条生命,系好安全带能使约12万人免于在交通事故中丧生,骑摩托或自行车戴头盔可挽救5万余人的生命。

国家车辆驾驶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副主任范立在接受《生命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道路交通事故主要是由于驾驶人交通安全意识不足所致,无论超速、酒后驾驶,还是违规变道等,都与此有关。从我国的统计数据来看,导致道路交通死亡人数最多的原因是未按规定让行,占交通事故总死亡人数的12%以上;超速行驶排在第二位,导致的死亡人数占比超过7%;其后为酒后驾驶,占比6%~7%。除上述三大原因外,逆行、违法超车、违法会车、疲劳驾驶、违法变更车道等,都可能在道路交通中造成人员死亡。

“我国对未使用头盔或安全带、儿童座椅所做的调查不多,尚未有相关交通事故死亡数据,估计占比不会太高。”范立说,头盔、安全带、儿童座椅最大的作用是在事故发生后降低伤害程度,削减死亡风险,这一点非常重要,但更关键的防范措施还应放在减少事故发生上。

近年来,我国因交通事故导致的年死亡人数呈下降趋势,却仍有很大的进步空间。范立说,在全社会倡导依法依规驾驶,控制好研究提到的四大因素,无疑会大大减少交通伤亡,但同时,我们也应从国情出发,对研究中未提到的逆行、违法超车、疲劳驾驶等风险因素进行严格控制,制订相应干预措施,如此才有可能响应联合国号召,达到将道路交通死伤人数减少一半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