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是养老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长寿时代“带病生存”将成为常态。8月6日,在第四届“世界大健康博览会”泰康大健康媒体见面会上,医研企多位专家共济一堂,深入探讨长寿时代医疗发展。
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泰康医学院院长宋保亮:
坚持国际化建设思路 打造高水平科研平台
宋保亮介绍,2021年底,泰康生命医学中心由武汉大学和泰康保险集团联合成立,目标是建设成为一流的生命医学研究机构。开展前沿创新研究,解决临床上的一系列医学的难题,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以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带动生命医学创新拔尖人才培养。加速武汉大学生命医学双一流学科建设。同时,也助理泰康大健康生态体系的人才吸引与储备。
关于在科研过程中得到了泰康生命医学中心怎样的促进这一问题,宋保亮表示,生命科学的成果产生周期都比较长,在最关键的时期,能够得到泰康生命医学中心的科研经费资助,对于科研的顺利开展尤为重要。
“泰康生命医学中心引进遴选优秀的实验室负责人(PI),给予PI充足的科研经费资助,让他们敢于去探索更冒险的课题,才有机会获得更大的科研成果回报,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宋保亮说。
泰康保险集团总裁兼首席运营官刘挺军:
建设“健康闭环” 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医疗健康服务
泰康医疗是泰康大健康产业生态体系的重要一环。作为长寿时代泰康方案“长寿、健康、富足”三大闭环中“健康闭环”的重要支撑,泰康医疗服务与健康险共同组成了健康闭环,为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医疗健康服务。
“泰康医疗积极的创新探索与实践,带来了一定的行业和社会价值。”刘挺军认为,一方面,泰康医疗在商业模式上具有很强的亲和性,同时充分发挥保险企业的资金、产品、客户、品牌等优势,通过打造“保险支付+医疗服务”体系,建立良好的医疗系统和控费机制,在行业中起到了良好的样本示范作用;另一方面,在泰康价值观指引下,泰康医疗用实际行动积极参与助力抗疫、开展公益义诊活动等,赢得良好的社会口碑。
针对当前医疗健康体系存在的痛点,刘挺军表示,当前的医疗健康保障体系,在支付端和服务端仍呈现碎片化的特点,综合医院、基础医疗、长期护理康复相互之间没有形成有效连接和整合。对此,泰康在支付端,提供年金保险、重疾保险、医疗保险、护理保险等商业保险产品;在服务端,促进医、养、康、宁相融合,以客户和患者为中心,推进一场“养老革命”。
刘挺军认为,“新医疗”就是要从过去的以治疗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进行转变。而这个转变的过程需要加大在支付端与服务端的投入,在基础医疗、家庭医生、全科医生的投入以及对健康管理的投入。更重要的是,“过去治疗是看病,今天的治疗是以健康为中心,是要把人看做一个整体。所以我们提倡以人为中心的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和健康照料,这是未来新医疗的一个很大的特色。”
在他看来,“新医疗”另一特色,是在控费的大背景下,整个医疗体系会进入一个效率革命的新阶段。因此,需要大幅度提高从穿戴式设备、人工智能到康复、护理、机器人等新技术的应用,提高效率及可及性。以武汉东湖高新区为例,泰康将建立武汉泰康的科技和大健康总部。这里既是医疗健康云的总部基地和控费基础设施的基地,也是面向未来健康管理的新医疗科技研发以及生态链企业聚集的基地。
“我们所有一系列布局的最终目标,就是要造福人民,真正实现人民的健康。这就是我们的初心所在。”刘挺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泰康仙林鼓楼医院院长邹晓平:
发力医院医教研一体化建设
邹晓平表示,努力将泰康仙林鼓楼医院建设成为医教研一体化发展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在医院人才建设上,前几年,医院抓住军改机遇,引进了很多来自部队医院的专家。近几年也通过泰康保险集团在全球的资源陆续引进医疗人才。在引进成熟人才的同时,医院在人才引进、培育和发展上投入了大量资源,包括提供科研教学支持,鼓励继续教育与学习深造、改善薪酬绩效分配方案、提供人才安居政策等助理青年医生在院的长期发展。
在医院医教研一体化建设上,邹晓平介绍,作为泰康医疗的战略性学科,老年医学中心的成立,将助力泰康仙林国际医养园区整合式医疗的打造,及更高层次医养融合的探索。此外,医院的科研教育工作也快速推进。
泰康同济(武汉)医院执行院长肖骏:
持续推进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
肖骏表示,在学科建设方面,泰康同济(武汉)医院根据三甲综合医院要求,结合学科能力与市场需求,持续优化调整学科规划,明确“强专科+大综合”的运营模式,在学科建设上实施“2+4+N”工程,即构建肿瘤、老年健康医学两个学科群;强化眼科、神经系统 MDT、消化系统MDT、运动系统MDT4个重点;构建MDT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通过动态管理和灵活的资源配置,拉动和支持专科发展,打造学科链条,内部形成学科群,外部形成学科联盟。
在人才培养方面,肖骏说,泰康同济(武汉)医院大力引进高年资专家,发展亚专业;适度绩效倾斜,完善人才梯队建设,增强科室的中坚力量;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和选拔优秀年轻人进行学历提升,高学历专业人才培养注重与著名高校联合,还定期选拔优秀青年人才出国培训进修。
泰康健投助理总裁兼首席人力资源官崔洪英:
两大平台吸引培养人才
崔洪英表示,泰康医疗通过两方面来吸引和培养人才。一是医教研平台;二是商业模式。
崔洪英说:“我们目前在全国打造五个医教研一体化的医学中心。只有大力发展医教研,才可以让我们走得更专、更远。”对于优秀专家,泰康和武大双聘机制,可以让其既担任泰康的专家,又能做武汉大学的硕导、博导,来推进人才的前置培养。
崔洪英进一步表示,泰康医疗设立人才发展基金,近三年将投入5亿元人民币在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发展上。同时设立科研基金,以此鼓励年轻人进行科研。在崔洪英看来,这些都是为了长期地去培育泰康医疗的人才,更好地建设人才梯队。
“人力资源的核心就是打造一个医疗、养老、理财的全系列服务,让员工能生活无忧,能踏踏实实在泰康长期的可持续性的发展。”崔洪英总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