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为预防接种问题集中答疑

●本报特邀湖南省儿童医院儿童保健所专家为预防接种问题集中答疑

钟燕,主任医师、教授,现任中华预防医学会儿童保健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发育行为学组委员、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儿童早期发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南省预防医学会儿童科普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赵莎,博士、副主任医师,现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儿童保健学组委员,擅长儿童生长发育监测、身材矮小、性早熟、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孤独症谱系障碍等疾病的诊治,以及特殊儿童预防接种评估。

徐宁安,副主任医师,现任中国优生科学协会妇儿免疫学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湖南省妇幼保健与优生优育协会发育行为儿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擅长儿童生长发育相关疾病的诊治。

打疫苗时间有没有记忆口诀

浙江读者韩女士问:请问宝宝出生后究竟要接种哪些疫苗,有没有一个方便记忆的口诀能提醒宝妈宝爸们按时带孩子去接种?

解答:0~3岁是儿童自身免疫系统发育的关键期,接种疫苗能主动激活体内的免疫系统,让他们多一道健康防线。目前,儿童疫苗有计划免疫疫苗、非计划免疫疫苗。前者就是平常所说的“一类疫苗”,由国家强制执行,可免费接种,包括乙肝疫苗、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麻腮风疫苗和甲肝疫苗。1岁以内婴儿需接种的一类疫苗较多,为方便记忆可采用以下口诀:出生乙肝卡介苗,0、1、6月打乙肝,2、3、4月是脊灰,3、4、5月百白破,八月乙脑麻腮风。

二类疫苗都要打吗

四川读者葛女士问:既然非计划免疫疫苗是自费的,请问是不是可打可不打?如果要打的话,该如何选择;不打的话,会不会影响孩子的健康?

解答:儿童抵抗力较低,易患流感、水痘、肺炎等疾病,而且易引起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二类疫苗虽不是国家强制要求接种,但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流感疫苗、13价肺炎疫苗、轮状病毒疫苗、水痘疫苗、手足口疫苗等最好接种,可有效预防儿童常见的感染性疾病,或降低疾病造成的健康损害。之所以被归为第二类,是因为国家制定疫苗政策时,综合疾病危害、人口、财政等因素,暂时还无法支撑所有儿童免费接种二类疫苗。但如今,有些发达地区已把部分二类疫苗纳入免费接种计划。

为方便家长记忆,二类疫苗接种时间也有口诀:二类疫苗很关键,水痘肺炎手足口;四十二天喝轮状,最晚别超九十天;六个月龄手足口,二剂间隔一个月;水痘疫苗一周岁,四周岁后第二剂;进口肺炎二月种,三剂间隔一月整;国产肺炎看月龄,间隔时间有规定。

需要提醒的是,如果一类和二类疫苗的接种时间有冲突,应优先保证一类疫苗的接种;狂犬病疫苗与其他疫苗的接种时间冲突时,应优先保证人用狂犬病疫苗的接种。

国产的和进口的有何区别

河北读者王先生问:请问国产疫苗和进口疫苗有什么区别,该如何选择?

解答:目前在儿童预防接种门诊中,最常出现需在国产或进口之间二选一的疫苗有以下几种:

乙肝疫苗。国产乙肝疫苗在质量、技术和安全性方面与国外疫苗没有区别,大家可以放心接种。有个别儿童在接种乙肝疫苗后没有产生抗体,这并非疫苗质量问题,而是与自身免疫反应能力、基因等因素相关。

13价肺炎疫苗。在有效性和安全性上,进口的13价肺炎球菌疫苗与国产疫苗没有明显差异。前者通常有较严格的年龄限制,超过16月龄便无法接种,而国产疫苗的接种年龄上限为6周岁,范围更广,单价更低。综合来看,国产疫苗的性价比较高。

轮状病毒疫苗。国产轮状病毒疫苗是单价(只含有单一的抗原成分),只预防最常见的A型轮状病毒。进口疫苗为五价,包含5种人-牛轮状病毒重配株,用于预防最常见的5种血清型所致的轮状病毒胃肠炎,保护效力更强。从性价比来看,临床更推荐使用进口五价轮状病毒疫苗,但其接种年龄限制较严格,要求6~12周龄接种第一剂,每剂间隔4~10周,第三剂接种不得晚于32周龄。如果错过了接种年龄,可用国产疫苗进行替代。

五联疫苗。可优先选择进口五联疫苗,替代免费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和自费的b型流感嗜血杆菌(Hib)疫苗。如果无法获取五联疫苗,也可接种四联疫苗,可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感染四类疾病,但脊髓灰质炎疫苗需单独接种。

延迟接种会不会影响疫苗效果

上海读者赵女士问:我的孩子快6个月了,受疫情影响,我们这边预约接种比较难,他的五联疫苗第三针已延迟1个月了,估计其他疫苗也会延后,请问这对疫苗的效果有影响吗?

解答:如果错过接种时间,大部分疫苗可进行补种。原则上,乙肝疫苗的接种方案是“0、1、6方案”,即在第一针注射后间隔1个月打第二针,间隔6个月打三针,如果因生病或其他原因没有按时接种第二针或第三针,后续及时补种,继续按程序接种完即可。五联疫苗同理。

延迟接种可能使保护作用延迟产生,但并不会影响疫苗效果。需提醒的是,个别疫苗存在年龄限制,比如一类疫苗中的A群流脑疫苗需在2岁内接种,一旦错过将不可补种,家长可选择自费的二类疫苗进行替代,比如“AC结合疫苗”。

过敏体质有接种禁忌吗

山东读者赵女士问:我家孩子今年1岁了,但经常长湿疹,属于过敏体质,请问他在接种疫苗时有禁忌吗?

解答:疫苗说明书中,接种禁忌里一般都有与“过敏”相关的提示,比如“对疫苗的活性成分、任何一种非活性成分、生产工艺中使用的物质过敏者,或以前接种同类疫苗时出现过敏者”,其中提及的过敏多与疫苗成分相关。一般的过敏,比如对花粉、尘螨过敏引发的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与疫苗成分没有直接关系,均不属于疫苗的接种禁忌。

需要强调的是,过敏性疾病发作期不建议接种疫苗;对多种食物、药物过敏,且症状严重的儿童,接种后要密切观察有无过敏反应。

3岁前为何不能打新冠疫苗

江西读者张女士问:现在疫情反复,国家在不断强调“全民接种”,但为什么3岁以下儿童不可以接种新冠疫苗?3岁以上孩子接种有特殊禁忌吗,和一类疫苗接种时间有冲突时怎么办?

解答:供儿童接种的疫苗需格外重视有效性和安全性。如今,新冠疫苗在3~12岁儿童中使用的安全性已经过一定验证,但3岁以下儿童还未完成安全性检验,因此暂时没有开放,但随着研究进一步完善,相信不久后,3岁以下儿童也能接种新冠疫苗。

无论儿童还是成人,新冠疫苗的接种禁忌基本一致,主要有以下几点:1.对疫苗的活性成分、任何一种非活性成分、生产工艺中使用的物质过敏者,或以前接种同类疫苗时出现过敏者;2.既往发生过疫苗严重过敏反应者,比如急性过敏反应、血管神经性水肿、呼吸困难等;3.患有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严重神经系统疾病者,比如横贯性脊髓炎、格林巴利综合征、脱髓鞘疾病等;4.正在发热者,或患急性疾病,或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或未控制的严重慢性病患者,以及说明书所列的其他禁忌事项。

由于目前仍缺乏新冠疫苗与其他疫苗联合接种的安全性、免疫原性数据,所以最好不要同时接种,至少应保证2周以上的间隔时间。

接种后发烧正常吗

湖北读者柯女士问:我的孩子接种疫苗后发烧了,接种部位还有红肿和硬块,请问这是正常现象还是不良反应?需要就医吗?以后再接种疫苗时如何避免这种情况?

解答:接种疫苗后出现发热、局部红肿和硬结都是常见的接种反应,大多数情况下可自行缓解,不必过于担心。为了减少不良反应出现,建议尽量选择儿童健康状态良好时进行接种。如果儿童有免疫功能异常、血液系统肿瘤、癫痫等特殊情况,需经专科医生评估后再接种。

为避免不良反应引发严重后果,每次接种后,家长要带孩子留观半小时,观察有无过敏等不良反应;回家后注意观察他们的精神反应、体温及接种部位,如果出现萎靡不振、高热不退、局部红肿严重,伴有皮肤波动感、皮疹、呼吸增快等情况,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