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专家:西安体育学院运动与健康科学学院教授 苟波
本报记者 牛雨蕾
“划船机”可以全面锻炼到上下肢和躯干等部位,并能高效提升心肺耐力,近年来广受健身运动者的好评。但很多人在初次使用时姿势不对、发力不协调,不仅不能起到良好锻炼效果,还可能引发运动损伤。对此,西安体育学院运动与健康科学学院教授苟波为新“水手”提供了四点注意事项。
动作要准确。划船时应保持腰背平直,不要耸肩、弯腰、驼背。拉桨发力时肩要打开,背部带动肩膀同时往后倾,不能背往后拉了但肩膀还在往前的状态。回桨恢复时应由手臂带动肩部往前送,背部脊椎依然处于中立位,不能被肩部带动成驼背状。
发力要协调。很多初学者总会不自觉地用手臂力量去拉把手,这样发力的动作模式是错误的,不仅让手臂比腿先酸,还容易使手掌磨出水泡。在划船时,应大肌肉群优先发力,带动小肌肉群发力。在锻炼过程中,要感觉到臀部、躯干和大腿部肌肉有紧张用力感,尤其利用好臀大肌伸髋时的作用。各部位发力比例可按照60%腿部发力,20%腰背发力,20%手臂发力的标准。
强度要合适。任何锻炼都应量力而行、循序渐进,掌握好节奏,忌急于求成。运动负荷可根据运动者自己的身体健康情况和运动基础能力来确定,最好将运动强度控制在合适范围内(目标心率=170-年龄,或者运动时自我感觉有点气喘、稍微有点累、说话有点费劲,这样就达到中等强度水平了)。运动时间以10~15分钟为一组,每次3~5组,每周练习3~5次,每周锻炼时间控制在300~600分钟。为了调节训练,锻炼时也可以尝试高强度间歇锻炼法(比如尽全力划20秒,间歇10秒为一次,重复6~8次)。练习2个月适应后可以适当增加负荷、每组时间和组数。
热身和放松不能少。划船机需要用到全身肌肉且运动强度较大,因此,在锻炼前应先做些慢跑或跳绳等热身运动,然后再进行一些动态拉伸练习,以激活神经和肌肉、降低受伤风险;锻炼后应及时进行拉伸、按摩,加快疲劳消除和促进体能恢复,避免出现运动性疲劳和伤痛等问题。如果运动后次日有明显酸痛不适,要考虑动作是否做准确了、负荷量是否过大,必要时应向健身教练等专业人士请教。若出现疼痛无缓解等异常反应,应及时就诊。 最后苟波提醒,对自身健康状况不清楚,或有心脏病、高血压等病史的人,最好在运动前找专业人士进行运动负荷、心肺功能等测试,了解自己运动的安全边界后,再参加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