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药品也要“瘦身”了!全国首个药品包装物减量标准发布

受访专家:山东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 周传健

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徐盈

近日,由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上海市药品监督管理局指导,上海市计量协会联合上海市医药质量协会组织编制的《药品包装物减量指南片剂和胶囊剂》团体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正式发布,该标准将于9月30日起正式实施。上海市市场监管局表示,该项标准的发布填补了“限制药品过度包装”的技术空白,成为全国首个药品领域包装物减量相关的团体标准。

目前,我国药品在包装方面存在诸多问题:第一,小药品大包装。比如某些药只有7 片,使用的塑料瓶却足以装下 100 片。第二,包装规格、数量不合理。比如有些药的成人用量为0.2克/次,但包装内每片药的规格为 0.1克,总量只有 6 片,以最短疗程 7天计算,都需要 3 盒。第三,过多的独立小包装。除非是病人只需要一支或者一片药就能治好病症,否则都没必要。第四,包装过于严密。比如药品外除了铝塑泡罩,还有复合膜袋、纸盒和塑料薄膜。第五,包装剂量过小。慢性病患者往往需要长期用药,而许多该类药品的用量只有 1 周左右。第六,说明书配置。有些药品说明书使用高档纸单面印制,也是一种浪费。

山东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周传健在接受“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采访时表示:“从我的切身感受看,药品过度包装的现象确实比较普遍,比如有些药一个盒子里只装一两片,而且价格越高的药越明显。”他分析说,药品过度包装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基于药品中某些特殊成分的需要;二是药品生产企业通过提升药品包装的外观,让消费者愿意接受更高的价格。”

周传健认为,只要能满足法律法规和正常功能需求,包装材料应该越少越好。首先,对患者来说,此举能大大减轻患者负担。其次,对环境来说,废弃物的产生量会下降。以药品包装中的水泡眼铝塑板包装为例,它们虽存在理论回收的可能,但体积太小,实际操作存在困难,只能变成废弃物。药品生产企业如果能做到简单包装,对环境保护更加有利。此外,很多消费者买到药后就将包装直接丢弃,这些包装原料多来自石油、树木等宝贵资源,如果能将这部分材料节省下来,可以将它们用到更能体现价值的领域,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在实施包装物减量的具体方式上,《药品包装物减量指南片剂和胶囊剂》提出,可以考虑以下5点因素:包装空隙率、包装层数、纸盒材质选择、中包装和运输包装。标准明确,在生产方面,可调整目前市场上大量使用的中包装形式,通过裹包膜、塑封袋等形式替代传统纸盒,实现包装物减量;包装层数宜小于等于三层、包装空隙率随着药品含量不同进行调整。在运输方面,可选择符合冷藏、常温等各种储存环境需求的纸箱,代替传统纸箱型号规格“一刀切”包装方式,以更合理的方式进行药品运输。

”上海发布的这项标准,既与国家的“双碳”目标相一致,也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认知发展的程度,还原了药品治病救人的本质属性,应该大力推广。”周传健说,“未来,大多数企业受利润驱动的原因,可能不会主动改革,因此需要国家政策和行业协会进行鼓励引导,推动该标准在更大范围内施行。”▲

责编:罗榕

主编: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