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严管预付费,保住养老钱

受访专家:

西南交通大学国际老龄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教授 杨一帆

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副教授 胡乃军

本报实习记者 卞磊

美容院的会员卡、健身房的消费卡、饭店的充值卡等预付消费模式,在生活中早已司空见惯。但近年来,预付费被“搬进”养老产业后,衍生出养老服务费、会员费、质押金等收费方式,给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不少老人因此上当受骗。

步步为营的“坑老陷阱”

“在养老服务预付费领域,犯罪团伙的主要诈骗对象是有经济基础、挣钱欲望强烈或想‘自己养老不给子女增负担’的老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公安局刑事侦查支队侦查员叶麾告诉《生命时报》记者。在叶麾近日侦办的一起案件中,受害人李大爷就曾因此踏入“陷阱”。

一开始,李大爷听“朋友”说,河北有个工程项目能挣钱。为了给子女减负,他便通过这位“朋友”介绍,到河北省保定市白沟镇上了几天课,简单接触了“普惠互助金融”平台。犯罪团伙称,若成为该平台会员,老人们就可办理“雄安新区居住证”,享受免费的医疗和交通,而且还能在雄安新区分到一套廉租房,供其在当地养老。接连不断的诱惑让不少老人自掏腰包,购买所谓的平台会籍,李大爷也交了10100元。

慢慢地,李大爷发现这个机构“不对劲”,但害怕当场反悔会被限制自由,就假借回家发展“下线”的名义,才得以脱身,然后迅速报警。叶麾称,在河北保定、广西北海警方配合下,克拉玛依公安机关于今年6月24日,在两地对嫌疑人开展集中收网行动,成功捣毁4个犯罪窝点,抓获犯罪嫌疑人87人,扣押手机190部、银行卡176张,涉案资金达千万元。目前,案件仍在进一步侦办中。

记者调查北京多家养老机构发现,其收费构成一般包括押金、月费等,不同机构收取押金的数额在数万元到上百万元不等,比如入住某机构一居室的押金竟高达140万元。养老机构通常会在老人入住时,一次性收取一定额度的押金,并在离开时退还;但也有部分机构会根据老人的入住时长,调整退还押金的比例,这也是许多老人及家属与养老机构产生纠纷的“重灾区”。另外,有些养老机构的押金由医疗押金和设施设备的使用押金构成,甚至还包含“会员费”,也就是所谓的“门槛费”。

处于监管空白地带

近年来,犯罪分子借预付费“坑老”的案件屡见不鲜。日前,最高人民检察院就发布了6件打击整治养老诈骗犯罪典型案例。收费明目繁杂、费用存储和相关资金退还监管不到位、部分打着“养老”名号的主体处于监管空白地带等风险,正成为阻碍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痛点。

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副教授胡乃军表示,公立养老机构不允许收预付费,非公立机构由于现金流不充裕、老人消费能力不强等原因,为缓解经营压力,引入会员卡、俱乐部卡、预付押金等预付费模式,可以理解,但前提是要对老人的权益给予充分保障。

目前,政府已开始加强养老服务领域预付费的监管。2019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中指出,对养老机构为弥补设施建设资金不足,通过销售预付费性质的“会员卡”等形式进行营销的,采取商业银行第三方存管方式确保资金管理使用安全。今年2月,《“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提出,完善养老服务领域预付费管理制度,探索建立对预付费的资金监管机制。各地方政府对养老机构设定预付费的额度、预收质押金管理等也都有限制,以防养老机构出现违约或信用问题。

除养老机构预付费外,西南交通大学国际老龄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杨一帆教授称,近年问题更大的是养老社区预付费。今年全国两会上,上海代表团提交了“关于加强养老产业领域预付费大额资金监管有序和规范养老社区发展的建议”,指出养老社区仍处于监管空白地带,能否实施会籍制、会籍卡能否交易等问题,国家法律法规以及政策层面均未明确规定。调研发现,目前养老社区难以找到直接对应的管理部门,其与通常意义的养老服务、房地产开发项目、房屋租赁等都不同,因此不在民政、住建、房管、商务、金融等部门的直接监管范畴,实际运行中经常发生不同形式的风险,损害老人切身利益。

立法严管,刻不容缓

杨一帆表示,老年群体防范意识和辨别能力有限,当前养老机构预付费又有诸多陷阱,防不胜防,老人很容易面临轻易地交预付费后无法退还的问题。因此,养老预付费领域应完善以下问题,社会共同行动帮老人看住“钱袋子”。

加快立法研究。杨一帆称,“根治”养老服务领域的预付费问题根本上要上升到立法层面。国家目前正酝酿起草养老服务法,但解决养老社区预付费问题已经刻不容缓,建议因陋就简,通过养老服务联席会议机制,明确老龄办或政法机关为牵头单位,梳理预付费问题;也可通过民政部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办法,明确权责归属。

加强资金监管。“行业监管部门需设立行之有效的保证金制度,为保障老人权益加一道‘保险’。”杨一帆说,养老机构在收到预付费后,需建立存储和使用规范。市场监督管理局也可采取协同监管方式,例如将有不当操作的养老机构列入观察对象,进行数字化靠前监管;建设相关信用体系,设立黑白名单制度,对社会及时公布信息,警示消费者。

去掉投资属性。杨一帆指出,养老机构不能以任何方式承诺对老人的预付费还本付息,也不应对其过度打折。养老机构要厘清预付费的本质和用途,即用于缓解养老机构的资金压力,不能随意加载投资属性。

杨一帆强调,老人在选择养老产品和服务时,要注意以下两点。1.老人及其家人应充分了解自身需求,并注意养老产品的内容和性质,比如是房地产商品,还是养老服务产品。2.养老服务不是金融投资,老人若想借此赚钱,就很容易踏入圈套,因此应积极开展老人的消费教育和金融风险意识教育。若老人已被骗取预付费,则属司法层面问题。杨一帆认为,司法机关需完善相应机制的建立。比如,检察机关探索建立涉及老人的公益诉讼机制;司法行政机关及时提供有效的法律援助和司法救济;法院为老人集体诉讼开辟“绿色通道”,切实解决司法维权的“急难愁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