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发现肺内长了小结节,我是不是要得肺癌了?”
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胸部肿瘤内科主任医师安彤同教授的诊室里,经常会有不少人忧心忡忡地前来咨询。对此,安彤同早已习以为常,他总是不厌其烦地安抚道:“先别紧张,肺结节大部分都不是肺癌,偏硬肺结节一般是良性的,而且就算是比较特殊的结节,我们也可以定期复查并有效治疗。”
从医近30年的安彤同深刻体会到,尽管社会在不断进步,依然还有许多人谈癌色变,面对癌症中的“头号杀手”——肺癌尤甚。然而,当今医疗水平日新月异,治疗肺癌的方法也是“百花齐放”,我们绝对不能停留在原先对于肺癌的认知里止步不前。
那么,肺癌到底是什么样的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几何?肺癌发病的高风险因素有哪些?肺结节是肺癌的“先兆”吗?不幸罹患肺癌又该如何治疗?这一篇文章通通告诉你。
发病率和死亡率全国第一
长期吸烟人群须格外注意
在中国,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所有癌症中高居榜首。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发肺癌约82万例,占整个恶性肿瘤发生率的20%;每年有65万人左右死于肺癌,占所有恶性肿瘤的27%。
安彤同教授介绍,肺癌的预后非常差,很多患者一发现就是晚期,已失去了手术机会,故肺癌的五年生存率现在只有19.7%,相对于其它肿瘤来说较低。“恶性肿瘤实际上是一个无痛性的肿块,在早期阶段没有症状,不通过一些特殊的检查其实很难发现它的存在。只有到了晚期,肿块侵犯到一些重要器官或组织,产生了咳嗽、咯血或疼痛症状,患者才有感觉。” 安彤同表示。
因此,若要及早发现肺癌、争取宝贵的治疗时间,定期体检尤为重要。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胸部肿瘤内一科副主任医师李俭杰教授建议,50岁以上人群每年做一次常规体检,其中长期吸烟、有职业暴露、有家族恶性肿瘤病史的高危人群,每年体检中需做常规低剂量螺旋CT进行肺癌筛查。
相关研究表明,吸烟人群罹患肺癌的概率要比不吸烟人群高出20-30倍。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放疗科主任医师石安辉教授认为,吸烟是肺癌高发的主要因素。“我想跟大家强调的就是要戒烟。不仅自己不吸烟,还要劝我们身边的朋友不要吸烟。不吸烟,也不吸二手烟,我想罹患肺癌的几率会下降很多。”
然而,许多吸烟人群意识不到戒烟的重要性,甚至还认为肺癌就是由于戒烟引发的。曾经有位患者对石安辉诉苦:“医生,我吸了30年的烟,结果刚戒5年就得了肺癌,是不是得肺癌和戒烟有关呢?”
患者的这番言论令石安辉哭笑不得,他耐心解释道:“不是戒烟导致肺癌,事实上就是你戒烟太晚了!如果早一点戒烟,比如戒烟超过10年、15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接近于没有吸烟的正常人群的水平。”
多数肺结节不是肺癌先兆
查出肺结节要遵医嘱处理
“肺结节”是会经常出现在体检结果中的三个字,难免让人心中“咯噔”一下。那么肺结节是如何形成的呢?原理很简单。
人类每天都在呼吸,肺就相当于一个滤网,若每天吸入的空气是纯净的,那么肺里也会很干净,不易长结节。但事实上,人类每日都会吸入大量的烟雾、粉尘、颗粒等,有些吸进肺中不能随着痰液排出体外,便沉积到肺部,被肺组织里一些如巨噬细胞的特殊细胞吞噬,慢慢形成小肉芽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肉芽肿越来越大,便形成了肺结节。
相信许多人在体检查出肺结节后的第一反应就是:“完了,我得肺癌了!”
对此,安彤同表示,发现肺结节不用过于忧虑,因为肺结节大部分都是良性的。但是,有一种结节的确需要密切关注,那就是磨玻璃影。若此种结节直径较小,患者不需要额外治疗,只需定期复查即可。可如果结节逐渐变大或出现了实性成分,则可能需要外科干预。
“但要不要干预,是需要医院内科、外科、放疗科、影像科等多学科会诊的,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给出切实的指导意见和治疗建议。” 石安辉说,“并不是得了肺结节都必须要进行切除手术。每个人只有五个肺叶,肺叶切一叶少一叶,切得太多会影响到生活质量、影响到未来的呼吸,所以一定要珍惜我们的肺!”
从肺结节的形成过程中,我们应该意识到,预防才是最好的治疗方式。安彤同表示,烟草粉尘、空气污染和微生物感染等环境因素,都是导致肺结节乃至肺癌的外因。因此,戒烟,减少污染空气摄入,采取更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当运动、合理生活安排等,对于规避肺结节乃至肺癌都有一定作用。
传统治疗与创新治疗“百花齐放”
联合治疗效果“1+1>2”
传统上,肺癌的治疗分为手术、放疗和化疗三种方式:早期患者可进行手术切除;如果肿瘤进展没有手术机会了,可以做放疗;到了晚期可选择化疗。简单来说,手术是拿刀把肿瘤切下来,放疗是用射线去杀死肿瘤,化疗则是通过口服药物或注射药物来杀死肿瘤。
“医生,我这做不了手术,是不是就没有希望了?”这是石安辉经常听到的来自中晚期肺癌患者的发问。
此时,石安辉都会斩钉截铁地告诉患者:“放疗不是保守治疗,而是一种根治性治疗。对于三期不可切除的患者而言,放疗化疗加免疫治疗的五年生存率可达到42.9%,所以很多病人通过放疗、化疗甚至创新的免疫治疗的配合是可以获得治愈机会的。”
近年来,随着医学理论和医疗技术的发展,治疗肺癌的手段也在不断创新,临床上又有了一些新的治疗方式,如分子靶向治疗、TOMO刀甚至中医中药治疗等。其中,免疫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方式,也叫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可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杀伤肿瘤细胞。
李俭杰对免疫治疗方式作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就像警察抓小偷一样,人体自身的免疫细胞相当于警察,肿瘤细胞则是小偷,“警察”的眼睛起初被“小偷”蒙蔽了,但PD-1、PD-L1等免疫抑制剂可以把“警察”激活,就又能够识别“小偷”、杀伤肿瘤细胞了。
目前,免疫治疗对晚期肺癌的一线治疗、后线治疗,以及早期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治疗都有效,副作用较轻微,且能够对一部分病人起到出乎意料的治疗效果,甚至时间持续得更久、更长。
至于药物的选择,安彤同认为,患者随意在网络上自主查询用药品种的方式是不科学的,需要与主诊医生一起,根据医学指南、最新临床研究结果和适应症等,共同探讨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免疫治疗药物。
针对肿瘤治疗,在某些情况下,不同治疗方法的联合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比如靶向治疗和抗血管治疗的联合、化疗和免疫治疗的联合等,不同的治疗方式之间可以产生1+1>2的协同效果。局部肺癌晚期的病人做完同步放化疗后,再加上免疫治疗,能够进一步地提高患者生存率,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安彤同在强调联合治疗重要作用的同时,也呼吁大家消除对化疗的误解,“化疗仍然是肿瘤治疗的基石,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治疗方式。随着近些年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化疗的副作用已经可以得到较好的控制,所以不用过度担心。合理应用化疗还是可以给病人带来非常大的生存获益的。”
最后,专家提醒:规范化治疗对肺癌患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从诊断到治疗,再到治疗方案的选择,患者一定要选择对的、专科的、规范化治疗的医院,从而得到更好的、更规范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