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晚上没睡好,次日少开车

国家车辆驾驶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范立

如果前一晚睡不好,第二天你还会开车吗?估计很多人都会觉得问题不大。然而,美国一项新研究指出睡眠质量在驾驶方面影响颇深,尤其是患有睡眠呼吸障碍的人。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指出,夜晚每小时呼吸中断8次,白天超速、急刹车或突然加速等危险驾驶行为的几率就会增加27%。此外,其他原因如焦虑、失眠导致的睡眠障碍同样有此风险。这些人也更有可能在车祸中严重受伤或死亡。

驾驶人长期睡眠不足或者睡眠质量差会形成“睡债”,很多交通事故都是因“睡债”累积而造成的。一个人长年累月地睡眠不足或者长期睡眠质量差,“睡债”会与日俱增,当增至一定程度时,身体就会渴望睡眠,从而影响注意力和操控能力。睡眠不足会加重疲劳感,导致驾驶时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操作失误增多,甚至出现瞬间意识消失、短暂瞌睡等现象,极易发生交通事故。

目前,疲劳驾驶现象较为普遍,因此造成的死亡事故,已占据驾驶人肇事的第二位。由于睡眠质量差引起疲劳驾驶造成的交通事故逐年增加。据美国国家交通安全局的报告,困意作为独立因素,每年可引发约10万例交通事故,导致7600人受伤,1500人死亡,占所有交通事故记录的1%~3%。研究表明,在因瞌睡引起的交通事故中,55%的肇事者是25岁以下的青年,其中75%是男性,可能与男性往往对自己驾驶技术更自信有关系。

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可提高人的睡眠质量,降低驾驶事故的发生。因此,作为驾驶人需要知道困意对驾驶安全的影响,掌握自己生物钟的规律,以便在感到困倦时能及时停止驾驶,确保行车安全。经常开车的人,要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即使周末和休息日也不例外。良好的睡眠是防止疲劳驾驶的有效方法,如果第一天晚上没有睡好觉,休息不好,第二天最好不开车或少开车;如果第二天要开长途车,前一晚一定要睡好觉。不要对自己的驾驶技术盲目自信。谨慎驾驶,才能保障安全。▲